返回

第454章 对倭最终解决方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54章 对倭最终解决方案 (第3/3页)

世绩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谦虚客气地打断了对方的吟唱:

    “所以,我军能取得此战的胜利,全仰赖薛尚书了。”

    “哈哈哈!有眼光!别人都不亲近你李世绩,我还以为你脾气古怪呢。这不挺机灵嘛!”薛万彻被捧得心里很舒坦,照例开始了口胡。

    “总之,有本尚书和本尚书的兄弟替你负责后勤,你和你的军队就安心等着吧!”

    薛万彻咧嘴一笑,便回港口招呼他的兄弟去了,一路扯着大嗓门骂骂咧咧地嚷嚷着:

    “喂!搬砖哪有你们这么懒懒散散的,是没吃饭么?给老子加把劲儿!”

    是得等着你啊……李世绩望着港口方向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心里嘀咕着。

    征倭一战,他是军事行动的主帅。

    可并不是整次“行动”的主帅。

    薛万彻和他的民夫才是主角。

    这便是李明陛下的所谓“再造工程”。

    或者说,“无害化工程”——

    让倭岛从此以后永远也无法对华夏造成威胁。

    一时的无害化,依靠的是军队。

    而永久的无害化,就需要施工队了。

    具体方略是:

    先以军队发动闪击战,对倭国国都难波及其酋首实行斩首。

    根据情报,倭国正在进行所谓“大化改新”,正是中央从地方部族收拢权力、但又没有完全收拢的阶段。

    在这之前斩首,倭国各部就像九头蛇一样,断一个最大的脑袋也没什么影响,地方该抵抗还是抵抗。

    在这之后斩首,对方拥有了有组织的国力,再打就不容易了。

    现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正是征倭的最佳时机。

    只要把那难波宫的小朝廷端了,这国家就群龙无首了,地方也一定陷入混乱。

    这是第一步。

    如果就此打住,那只会春风吹又生。

    倒了一个孝德天皇,又会出来个什么什么天皇。只要倭岛的自然风土不变,过个几年又会像蟑螂窝一样,重新爆一波倭寇出来,为祸中原。

    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倭人问题,这就需要用到薛万彻和他的施工队伍了。

    给倭人来一个公元七世纪版本的“去农业化”,把这片虫巢拆回原始社会。

    经过重建,这片土地就能彻底无害化了。

    倭岛这地方,虽说有点人口和资源,但是对华夏文明来说,隔着一片大海,根本无法控制。

    而因为在大洋的边缘,这鬼地方甚至连作为航运中转港口的价值都没有。

    全是坏处,没有好处,还是直接让这鬼岛寸草不生得了。

    军队治标,工程治本。标本兼治,制成标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薛万彻才是李世绩的上司。

    而李世绩只是这支“拆迁办”的贴身保镖。

    以刺头的薛万彻为李世绩的“兄弟单位”,让薛万彻的另一半边大脑契苾何力、大明的原始股东薛仁贵为李世绩的副手。

    让李世绩当主帅了,但好像又没完全当。

    “皇帝陛下的情报抓得好,时机抓得好,连这一番人事安排,也是讲究的很啊。”

    李世绩深切感到了新任领导那老辣的政治手腕。

    心里只有敬畏。

    “大总管。”

    契苾何力和薛仁贵再度巡山回来了,一齐向李世绩回报道:

    “经过斥候多番侦查,确定没有任何倭人村民能将我军的动向传播出去。”

    短短一行字,就意味着这一带的倭人基本被灭绝了。

    “甚善。”

    李世绩选择相信这两位最兢兢业业的得力干将。

    “全军扎营,生火造饭。白昼休息,夜间行军,向东!”

    …………

    就这样,在倭国的腹地。

    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就这么在没有任何当地(活)人目击的情况下,安顿了下来。

    如同死神的镰刀一样,兵锋指到哪里,哪里的村庄就突然被夷为平地,人口突然灭绝。

    他们的行动很有方向性,灵活地穿插于倭人稀疏的城塞之间,只在郊外活动,保证自己不被发现。

    根本不像是远道而来的侵略者,对当地地形熟悉得像是本地人一样。

    而在这万人大军的背后。

    几乎十倍规模的民夫紧随其后,如同一条大血管,将长门港卸载的后勤物资源源不断地“泵”到军中,为他们提供着充沛的能量。

    与此同时。

    倭国的国都。

    倭酋孝德天皇对迫近的阴影懵然不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