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4章 还得是薛万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34章 还得是薛万彻 (第3/3页)

  李世民吃力地抬起右手,试图指挥不听话的右手食指堵进自己的耳孔。

    中风偏瘫是这样的,瘫痪的半边身体虽然行动不自如,但是其实是有感觉的,这就很烦。

    徐美人这下听懂了,温柔地将手伸向太上皇陛下的耳朵。

    被太上皇有力的左手轻轻拍开。

    “陛下?呀!”

    美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陛下强横地搂住纤腰,熟练地单手放倒在榻上。

    “陛下,现在光天化日,臣妾只是想为您堵住耳孔……”

    徐美人呼吸急促,面色潮红,很是羞涩。

    …………

    次日,李世民便全面调整了唐军的部署。

    根据他的最新战略,聚集了唐军最强力量的兖州方面部队主动后撤。

    不仅仅是兖州。

    事实上,整条中原战线上的唐军都在后撤。

    这场大战刚发起之时,明军无耻偷袭,占领了兖州以西、黄河南岸的一系列城池。

    当时,唐军主力第一时间就围了上去,像血小板一样聚集在被占领的城池之下。

    而现在,这些唐军统统脱离与明军的接触,远离了被大明抢夺走的城池。

    做出一副将中原拱手相让的态势。

    而太上皇的御驾甚至一退退到了洛州,住进了洛阳府的行宫,就此不理军国大事,和他带来的几位美人才人,过起了没羞没臊的“复健”生活。

    “陛下!”

    李世绩实在看不下去了,终于找准了李世民忙碌的间隙,入宫劝谏道:

    “陛下若是改变了主意,改立贤而非立嫡长,您直说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如果不是,您又为什么率大军后撤,将珍贵的中原之地送给了李明?”

    要不是指责一位已经退休了的老同志“耽于声色犬马不理政事”有些不合适,他高低要把李世民的后宫和商纣王的酒池肉林放到同一个赛道了。

    李世民高踞龙椅之上,慵懒地挑起左眼,一副半笑不笑的表情:

    “李总管何出此言?我军只是后撤而已,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割让中原了呢?”

    “不是,这……”李世绩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就像开门等于揖盗。中原不设防,不就等于白送给明军吗?

    “陛下,中原地方一马平川,经济富庶,人口还多。而明军又针对性地升级了打法,以堡垒战术步步为营。

    “陛下您就算想沿用第一次中原大战的防守反击战术,恐怕也只是刻舟求剑罢了。

    这次丢掉的中原城池,可不会像上次那样,轻轻松松地夺回来!”

    李世绩甚至有点担心陛下是老糊涂了,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讲。

    李世民静静地听取着座下第一大将的谏言,反问道:

    “明军若要占领新的城池,总得先出城吧。那他们出城了吗?”

    这算什么问题,陛下难道真的老糊涂了……李世绩心中愈发焦急,连带着语气也急迫起来:

    “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若假以时日,必席卷中原。陛下,我们现在回军或许还来得及……”

    “朕问你的是,他们‘现在’出城了吗?”李世民打断道。

    李世绩顿了一顿,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

    “根据探子来报,还没有。”

    “明军在城里究竟在干些什么,你的探子打探清楚了吗?”李世民问。

    作为优秀的将领,李世民和李世绩都十分注重情报的运用。

    之前兖州等“明占区”被唐军层层围困,城门紧闭,所以唐军的探子难以渗透。

    现在封锁已经解除,大唐对敌方内部的情报传输就顺畅了起来。

    “回陛下,根据探子来报,城中的明军正在加紧修筑工事。”李世绩低声道。

    李世民眉毛一挑:

    “和之前围城时无甚两样,不是吗?他们这是准备主动出击的样子吗,你说呢,李总管?”

    李世绩不做声了。

    大唐探子探查到的所谓“明军”,其实就是大明的土木老哥套层壳而已。

    只不过你的工人爷爷还是你的工人爷爷,纪律性极强,严格遵守着李明下达的伪装命令。

    平时都甲胄不离身,对外人也从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以至于大唐探子直到今天都没有发现,每天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转悠的“明军”,其实根本不是明军!

    然而,小小的探子没有看穿他们的伪装,不代表所有人都被蒙在了鼓里。

    李世民的目光投向了卧榻前的桌案上。

    那里铺着一副巨大的地图。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