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7章 战局的思维盲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07章 战局的思维盲点 (第3/3页)

路,他们何必舍近求远?”房玄龄道。

    “而且都是内河漕运,和泗水有什么区别吗?”长孙无忌摸着下巴。

    李明的目光望向地图,沉声道:

    “不,还有一条水路,能比泗水更直插我军核心。”

    三人面面相觑:

    “哪条水路?”

    “海运。”李明幽幽道:

    “从扬州出港走东海,进入大河(黄河)。”

    “海运,大河?!”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二老一小同时发出了惊呼。

    良久,房玄龄摇头道:

    “这也……太冒险了吧。”

    现在是夏秋季,正是台风高发的时节。

    走海路是不是有点太抽象了?

    “比之更冒险的事情,他们也做过了。那就是登陆新罗。”李明道:

    “和穿过东海相比,沿海岸向北一直开到大河河口,并不算危险吧?”

    这番话,让三人同时陷入了思考。

    这是一条从未设想过的线路。

    他们下意识地就把海路给排除在外了。

    “难道他们绕一大圈,想从大河南岸登陆,进攻齐州?”

    长孙无忌喃喃着:

    “这和经由泗水进攻兖州,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齐鲁之地就算全部失守,也并不会影响我们的胜利。”

    房玄龄附和道:

    “只要前线的部队能把敌军主力钉在洛阳,优势就还在我,不过是早胜晚胜的区别罢了……”

    “这就是问题所在。”李明打断道:

    “如果我们一开始的猜测就是错的呢?

    “如果唐军主动撤离中原,不是为了骗诱我军深入,而是确实没有更多的兵力呢?

    “如果对方的主力,不在洛阳——

    “而在扬州呢?”

    一番话掷地有声,让书房里鸦雀无声。

    李明的这番推测信息量太大了。

    短暂的沉默以后,冷汗开始在房玄龄、长孙无忌的背上渗出。

    是啊,如果敌主力不在洛阳,而是沿海运突然出现在了黄河一带。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大河失守,补给全断!”

    尉迟循毓不禁惊呼。

    明军之所以敢大胆深入中原腹地,全因为有黄河补给线作为保底。

    只要黄河不失守,从河北之地怎么着都能运送补给进来。

    可是,如果黄河失守,沿岸全丢……

    那李靖率领的大军,就等于被包了一个巨大的饺子!

    “他们的目标不是将我军逐出中原,而是两面包夹,彻底歼灭!”

    李明嘴唇微微颤抖。

    “不愧是父皇啊……”

    李明还以为自己把唐军主力钉在了洛阳。

    可是反过来思考,唐军又何尝不是以东都洛阳为饵,把明军主力钉在了中原腹地?

    “中原没有屏障,易攻难守。如果地方真的从黄河发起攻势,我军无力阻挡……”

    长孙无忌的脸色发青。

    如果真的如此,那情势将急转直下!

    不但河南都将丢失,河北同样保不住!

    能一口气把战线推到燕山一线!

    房玄龄的脸色同样也很难看:

    “太上皇陛下知道久拖必无胜机,所以要以此战速战速决……

    “该说,不愧是天策上将么……”

    “立刻让李靖的部队回撤!”

    李明果断下令。

    …………

    “让我们撤军?”

    侯君集瞪大了双眼,质问李靖:

    “我们明明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要将对面困死在洛阳城里了,为什么要后撤?”

    “不是后撤,是全面撤军。”李靖平静地说:

    “撤回齐州。如果情况不妙,立即渡河回河北。”

    这段时间,李靖时刻操心着战局,人明显瘦了一圈。

    砰!

    侯君集用力一拍桌子:

    “请大总管给我一个未战先降的理由!”

    “这是李明陛下的命令。”李靖的声音有些沙哑:

    “唐军的主力不在这儿,在扬州。”

    侯君集的眼睛登时瞪得滚圆。

    “他们没想和我们对峙。”李靖透着疲惫:

    “他们要从北向南包抄,彻底吃掉我们。”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