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2章 三棍打散礼教魂,明爷我是大忠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2章 三棍打散礼教魂,明爷我是大忠臣 (第2/3页)

的东西。

    现在这群人乱叫,还不能影响到什么。

    但谎言重复一万遍,万一被看客当成真理了呢?

    现在的纸币还是新生事物,还没有在老百姓的心中根植对它的“信念”。

    如果放任负面舆论不管,让那群大喇叭一传十、十传百,难保不会发展成席卷河北、乃至全国的舆论海啸,掀起全民对纸币信用的广泛质疑。

    到那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信用崩塌如同山崩,新生的纸币体系根本无力抵挡,必然土崩瓦解。

    这将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打击,挫败这一轮金融改革,打乱李明接下去的一系列战略部署。

    这是背后黑手的第一张牌。

    而第二张牌,则是“天人感应”。

    表面上,是把什么大灾大难、召唤陨石之类的自然现象变成一个锅,套在统治者的头上。

    实际上是封建士大夫阶级制约皇权的一种手段。

    这种封建迷信,李明肯定是要破除的。

    我作为殿下的权力是无限的!

    对我有什么意见,有各种匿名、实名的投诉渠道,欢迎上访反映问题!

    有什么意见,光明正大地提出来便是,别拿天灾当借口,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那群搞事的虫豸,一边挑战我的经济金融政策,一边直接挑战我的权威。

    “如果不对那些虫豸出重拳,让他们物理意义上地闭嘴,必然后患无穷。”

    李明生气地说:

    “与其力挽狂澜,不如防微杜渐。杨令公你觉得呢?”

    “殿下说什么,那便是什么。”老好人杨师道当场表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这时,李靖适时地插入话题:

    “殿下,幽州籍新兵已经列队完毕,接受您的检阅!”

    “那就开始吧。”

    李明背着手,挺着肚子,走在李靖和杨师道中间,颇有威严地进行着阅兵,时不时点评一句:

    “嗯,不错,很有精神。”

    李靖不愧是李靖,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新兵的军容军貌都是一流,队列十分整齐。

    只是这些新兵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

    那就是,李明殿下本身。

    殿下盛名在外,他的鼎鼎大名新兵们早有耳闻。

    可是今天看见真人,却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小胖胖。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萌

    而且李明殿下个子太小了,一路只能抬头仰望高大的河北健儿,加上那句严肃的“很有精神”,滑稽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如果在菜场买菜,偶然遇见这位模仿大人的小萌娃,大妈们高低得凑上去捏捏脸蛋。

    然而在军营,这却成了某种魔鬼训练。

    让接受检阅的将士们憋笑憋得好生辛苦。

    他们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轻易不会笑,除非忍不住。

    如果在大名鼎鼎的李明殿下、在治军严格的李靖将军面前笑出来,军旅生涯就要结束了罢……

    盔甲之下,大家的身体极其紧绷,微微颤抖。

    而李明也感觉到了这微妙的气氛,微笑着问:

    “军营的伙食还好吧?”

    “好!”新兵们齐声回答。

    李明:“每晚的认字写字课,都在上的吧?”

    将士:“在!”

    一番互动下来,紧绷的空气便倏然放松了下来。

    河北的新兵们欣喜地发现,新领导并不是传闻中的顽劣幼童,其实还挺亲和的。

    “在场的都听好了。”李明话锋一转。

    所有人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

    “你们能通过层层筛选,成功加入赤巾军,就说明你们都是天资聪颖、能吃苦会吃苦的人才,要是从小能上私塾,都是可以轻松考取秀才的学霸,对吧?”

    李明恢复了严肃的表情:

    “但因为家里没钱没势,大字不识一个,只能加入包吃包住的赤巾军,抽空学认几个字。

    “你们为什么不读书、不做官?不就是因为那帮继承土地的老破车堵在前面,霸占了一切上升渠道吗?”

    全场肃静,落针可闻。

    “今天,我替你们赶走了那些名为‘士族门阀’的老破车,让他们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漏出了一些本就属于你们的利益。

    “但,他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正在幽州府门前闹事,妖言惑众,妄想逼我开历史的倒车,让你们吃二茬苦、受二茬罪。”

    李明的声音不大,但清晰无比地传进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现在,到了不得不行动的时候。你们有能力保卫我,保卫国家,保卫你们自己的利益吗?”

    “能!”

    如山呼海啸,震耳欲聋。

    …………

    望着远去的河北赤巾军,门阀之后杨师道仍然心有余悸。

    “殿下,您真是……厉害。”

    他伸出了大拇指。

    只用寥寥数语,就调动了全体将士的战斗意志。

    李明殿下的煽动能力真不是盖的,放在隋末妥妥的一方军阀……呃,虽然现在实质上也是一方军阀。

    “没办法,要是调动辽东赤巾军,我就不需要这么激励了。

    “幽州人闹事,必须得用幽州当地人治,别给人落下‘辽东人欺负河北人’的口实。”

    李明苦笑道。

    河北刚刚平定,而根深蒂固的地域矛盾不是吹口气就消散的。

    必须循序渐进,小心处理,别把好不容易用自身魅力压下去一点的矛盾又重新激化了,给自己挖坑。

    “当然,光给士兵打鸡血是不够的,得给出真金白银的利益。”

    李明吩咐道:

    “让府库准备一下,这次参与的,每个人发三个月的例钱。”

    杨师道笑道:

    “您收买夏州大营的士兵收买习惯了吧,现在让赤巾军官兵办事都发红包?”

    李明也笑了,摇摇头:

    “红包只发到军官那叫红包,发到普通士兵那就叫津贴。”

    “津贴有厚度,挥棍有力度。”

    什么……杨师道没听懂李明说的是什么意思。

    没关系,他很快就懂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