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3章 北伐!迎回二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53章 北伐!迎回二圣! (第3/3页)

宽和地勉励了几句紧张的小伙伴,便打发走了小黑炭。

    不一会,又来了两位来客。

    李明一扫刚才严肃的表情,立刻露出真诚而温暖的欢笑:

    “哎呀哎呀,可把你们二位可盼来了。”

    “委员长。”

    “殿下。”

    两位来者同时向李明行礼。

    两人一老一少,均是身穿戎装,只是那少年将军缠着鲜艳的红头巾。

    老的是营州都督张俭,少年则是他身边名为副将、实为监视者的,薛仁贵。

    想当初为了安抚父皇李世民不安的小心脏,理论上,李明是不能拥有军队的。

    在辽东的驻军,只有营州都督府和新建的平州都督府,至于所谓“赤巾军”也只是一个民间地下互保组织而已。

    不过呢,事实上,懂的都懂。

    李明再次发挥从下渗透到上的拿手好戏,通过严密的赤巾军组织,已经成功策反……不是,收服了辽东两个都督府的基层士兵和中下层军官。

    而当初助力平州、击退高句丽侵略的薛仁贵,便是执行李明“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推手。

    也是目前他在辽东所拥有的、军事能力最强的将领——

    因为李靖在高句丽训练当地土著,而侯、薛、李三兄弟则在朔北和李世绩拉锯着。

    “从营州一路赶来辛苦了。”

    李明简单寒暄了一句,便直奔主题:

    “我召二位前来,是为商议北伐薛延陀与河北的战略。

    “能否迎回陛下与太子二圣,能否将河北百姓拯救于水火之中,全仰赖诸位勠力同心了。”

    薛仁贵和张俭听得一愣:

    “北伐?迎回二圣?”

    然后,两人从李明的嘴里得到了皇帝疑似出现在云州边境的机密情报,以及借机吞并……不是,光复河北的计划。

    “将河北收入囊中的时机已经成熟,当地百姓已经受够了蛮夷的劫掠和朝廷的不作为,而士族的产业不是被毁,就是被我低价收购。

    “如果我现在拿下河北,替他们驱逐鞑虏,不但能树立崇高的威望,消弭当地长期对大唐帝室和关中的敌视,也能极大地减小在当地推行‘改革’的阻力。”

    李明十分直白地说:

    “但是必须要快,若等到李泰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和当地大族合流,形成顽固的利益同盟,我们再动手就很困难了。”

    薛仁贵和张俭互视一眼,立答:

    “谨遵君命!”

    不论是站在辽东还是大唐的立场,不论为了私利还是公义,进军河北打铁勒都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李明看着团结起来的二人,满意地点点头,道:

    “关于如何消灭铁勒人、解救二圣,我有如下的战略构想,还请二位从军事层面替我把把关。”

    三人密谈甚久。

    薛仁贵和张俭离开州府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呼……”

    李明疲惫地靠在椅背上,觉得“北伐迎回二圣”的口号虽然听着不大吉利,但还是很有实际作用的。

    这就是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好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不论是何立场,都能为我所用。

    “我想过学刘邦、学朱棣,甚至学铁木真和皇太极,但独独没料到,最后拿的是赵构剧本啊……”

    李明忍不住苦笑起来。

    …………

    张俭跟着薛仁贵离开了州府。

    身为营州都督,他也只敢走在自己的副将小薛后面。

    因为他知道,李明殿下真正信任的军官是薛仁贵,而不是他这个外戚大将。

    就像他知道,其实李明理论上并没有权力指挥自己、其实自己的部队早就被李明渗透了一样。

    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戳破的为好。

    他还不想身中八刀、被迫自杀呢。

    “辽东军擅长山地作战,不擅马战,而河北多为平原,这对我军颇为不利。”

    薛仁贵仍然沉浸在刚才的讨论中,思考着这次作战的层层细节:

    “因此,这三千人不太足够,营州都督府也应该倾巢而出、全力支援。大本营只留二百人驻守即可。

    “都督,您觉得如何?”

    张俭脸色一僵,尽量以商量的口吻表达反对:

    “仁贵公进取心可嘉。但,只留二百人?

    “营州的北边,可还有高句丽呐。”

    薛仁贵皱眉点点头:

    “嗯,都督所言极是,还有高句丽。”

    可算听进去了……张俭松了口气。

    便听薛仁贵补充了一句——

    “既然有高句丽镇守北疆,那就连那两百人也不用留了,全部去河北!”

    张俭:???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