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掌门之责 (第2/3页)
之中,捡了枚两仪宗丹主的脑袋回来,便算得重明宗此番最大的斩获。
不过二人能带着门中诸修安安生生地班师,就已经令得康大掌门颇为高兴了,哪里还敢肖想更多。
毕竟而今重明宗资粮算不得紧缺,也不消出什么风头。
康大宝于生发一道的造诣几能比得元婴,他自有信心,只要重明宗往后能够就这么四平八稳地发展下来,那么稳扎稳打地成长为如山北道五姥山这类末流元婴势力,亦不过是平常事情罢了。
他今番出门时候,费疏荷正独在院中看着信笺。康大掌门只看后者那紧蹙的眉头,即就晓得信从何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虽只是句凡人俚语,但用在修行人身上亦也恰当。
五年下来,这美妇人已经被两河道愈发焦灼的战事弄得憔悴不少。
亲勋翊卫羽林郎将束正德率领的禁军处境并不乐观,卫帝甚至急遣北王匡则孚下场支援,只是也还未能够立即扭转战局罢了。
便连康大掌门也不晓得,仙朝在两河道是曾做过什么倒行逆施之事?竟能在短短数十年之间,又将血剑门湮灭、葬春冢归顺、明面上已无元婴主持的两河道一众势力逼反。
不过有心人是言,是有太一观真人亲赴两河道煽风点火,才有此祸事发生。
费疏荷自不怎么操心这些家国大事,只是担忧亲子安危。
随着这些年一个个出身勋贵家门的青年俊彦于两河道战殁的消息似雪花般片片飞来,而今便连康昌晞频频报捷的信笺也难令得费疏荷展颜一笑。
至于曾经满心期许的那场婚事,则早就被其抛在了脑后。
康大掌门夫妇二人当是未有想到,当年为康昌晞谋划好的康庄大道,竟是已成了一滩密布荆棘的泥泞小路。
他们二人倒也不是未想过转圜一二,只是当战事不利到了宗王下场的地步过后,这场变乱便就已经被拔高到了一个从前未有预料到的高度。
北王匡则孚与南王匡慎之稍有不同,后者与卫帝勉强算得同辈人物,于大卫仙朝忠心十分自是不假,却多少还有点圆润手段。
而前者作为远支宗室出身的新晋真人,前半生便一直随着卫帝心意行事。
亦就是说,只要是卫帝交待,其定会做得一板一眼、一丝不苟。这等人物,眼中最是容不得沙子。
这等时候,康大掌门晓得自己去求请定是无用的。最后费疏荷舍了面子不要,又去哭闹着求了一番费南応。
后者便是证得上修也照旧有软肋,见得自家侄女那番泪眼婆娑的模样过后,费南応又是于心不忍。
只是其求请的信笺都还未落笔,两河道便就又传来了北王匡则孚处置一众称疾、诈伤的勋贵子弟的消息。
足有近百人遭了刀斧枭首,辕门示众,内中甚至有出身月渌夙家这类望族的金丹上修。
此事一出,天下俱惊。过后不久,便连匡家宗室的京畿腹心之地,似都有人阴织反旗、勾连外人。
只是这等地方,除非天下皆反,不然便连太一观主、本应寺方丈亲来,也难得泛起来多少水花。
甚至太渊都那位都还未做动作,那家蠢货便就被夙家真人发令剿灭干净。
当其时,夙家一众上修将平日里头那副清贵做派去得干干净净、尽心得很。经由他们出手过后,那片地方当真是成了焦土、便连完好的鸡子都难寻得一个。
费南応听闻过后,却是又惊又喜。
喜得自是幸好其还未动笔,不然依着北王匡则孚这般狠厉行事,说不得得信过后,真会令康昌晞立身前排、去寻对面之敌肉袒而战。
不过康大掌门这伯岳来信时候还特意点明,是言北王从前固然也有些莽撞,但却远非无智。且似这类一棒敲打近乎全数的京畿世家之事,从前他当也无有胆量去做。
当其时康大宝得信过后,一面安抚老妻、一面又将这其中深意咀嚼许久。
恰好过后费东古与费南応再提应山军,于山北道迎战鲜于家家兵时候,费家便就殒了一才得的门客换了两名上修的性命。
其下应山军自上而下更是无惧生死,连副将费伯风、费仲云这两名值钱十分地金丹种子,都是一死一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