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册封之事 (第2/3页)
已经投附,仅剩敦煌、张掖、酒泉等地。
这些地方的太守只要是聪明人,听见风声必会争先恐后的归服,诚若还敢生出割据之心,只能说嫌全宗族命长了。
若当年沾了光武一脉的光,和刘虞、刘焉等宗室一样被封为州牧,投桃报李去继承光武之嗣,也算是报答了。
可惜多亏了孝灵皇帝刘宏的福,让督邮借名义索要钱财,连战功换的安喜县尉都没得做。
让他与云长、益德三人,从一穷二白开始起家。
若非有二弟,三弟拼死保护,他早就死在滔滔乱世了。
后来册封为青州牧与兼领数州牧,都是董卓、贾诩助力,跟傀儡天子有何关系?
能将刘协封为东莱王,放在富饶的青州,已然是宽以待人了。
刘备想起举步维艰的过往,不由感慨。
听得天子的话,让宫殿里的群臣有些惊喜,有些头疼。
惊喜的是预感自己将要封侯爵的大臣们,头疼的则是太常孔融与宗正刘和,以及两官署的诸多官吏。
在众臣集体应声领命后,两人相视一眼,忍不住苦笑不已。
早知道就不接这官职了,夹在天子与礼法之间,而且又与天子关系甚好,于情于理都想偏向刘备,实在不行,陛下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但偏偏希望他们想出两全其美之策,既要祭供奉中山靖王一脉,也要供奉光武一脉,以及其他先帝。
这可把两人都难倒了,总不能全部抬进宗庙祭祀罢?
难啊,难啊!
看来此朝也要像光武那般,因为宗庙之事,争吵不休了。
孔融唏嘘想道。
……
众臣散朝后,边走边议论纷纷,今日朝堂发生的事情,有一大群人围着关羽、张飞,拱手向他们庆贺。
还有另一群人,围上了卢植、荀彧、荀攸、郭嘉等大臣,卢植虽实权少,却贵为太傅。
荀彧也是尚书令,郭嘉为中书令,专为天子出谋献策,哪怕荀攸仅在两处挂职,且不出几日便要返回雒阳,去处理河雒事务,但这些人作为陛下最亲近的大臣。
有什么事情,最好还是先和他们通通气,然后再去表奏,才能万无一失。
汉王已是天子,有些事情说错,做错了,汉王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