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记·附(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后记·附(二) (第3/3页)

,你看透了足够的人心。”

    “是!”李象低头,他从来没有受过那样的挫折,一场失败之后,什么声音都有,当时最怕的就是皇帝换太子……

    但好在,他撑过来了。

    “朕刚才说过了,那件事情其实不算败,只是没有想象当中的成功而已。”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你年纪越长,耳边的杂音就会越多,你做了错事,也就会更加放大。”

    李象已经做了三十五年太子了,已经是李承乾眼里,最像自己,最合适的太子。

    换了他,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他不想看到意外,也不想看到李象去做什么劳什子的四十年太子。

    “再说了。”李承乾转身看向楼外,轻声道:“大唐天下,在朕手里,已经繁盛之极,这些年,海贸昌盛,东南通畅,西北大食避锋,北边探索北极。”

    “父皇!”李象忍不住的抬头。

    “这便是其三。”李承乾看向李象,说道:“朕希望你能在盛年,接手朕的天下,将天下推至更加鼎盛。”

    “儿臣明白。”李象沉沉叩首,然后用力的拱手。

    皇权交替,没有几个人能像他父皇一样洒脱。

    “走吧,去太庙。”李承乾转身走下通明塔,淡淡的说道:“我们该去祭祀太庙了。”

    “是!”李象恭敬的起身,跟在李承乾的身后,朝楼下而去。

    不经意,他用衣角,抹去了眼角的泪珠。

    ……

    太庙之中,李承乾跪在地上,对着高祖皇帝,太宗皇帝的灵位沉沉叩首的同时,也在低声私语。

    “父皇,从皇祖父禅位,到父皇禅位,再到儿臣,一直终于定制,大唐传承典范,毕竟为后世无限效仿。”李承乾沉沉叩首,他这一次禅位,将彻底的抹除玄武门之变对大唐造成的影响。

    日后人们提及玄武门,不会再提及大唐血腥继承之事。

    一切以李承乾的禅位为告终。

    大唐三代禅位,必将传承后世,成为永制。

    这算是李承乾,为他的父皇做的最后一件事。

    他对得起他了。

    李承乾抬头,然后看向一侧道:“将东西拿出来吧。”

    “喏!”礼部尚书李博乂,宗正寺卿窦思泰,还有太庙令李讷,同时上前,从太宗皇帝灵位之后,将一封圣旨取出,拱手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然后递给李象。

    “这是什么?”李象有些诧异的抬头。

    “传位诏书。”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这是朕登基第一日,便在太庙之中,亲笔写下的传位诏书,明日,你登基即位,明晚,你来祭祀太庙,然后写下你自己的传位诏书,传位给你的太子。”

    “父皇!”李象一脸的不明所以。

    “这是为了防范万一,从你的曾祖父高祖皇帝,传给你的祖父太宗皇帝,然后传给朕的,就是担心皇帝某一日不明身亡,不至于没有后话,五胡十六国的教训足够深刻。”李承乾轻轻摇头。

    “传位太子。”李象一时间感到后背一紧,他还没有登基,便要开始考虑传位太子的事了吗?

    李承乾有些不厚道的笑了起来。

    这种感觉他懂,他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这样一封诏书,虽然会让皇帝从登基第一刻起,就对太子充满警惕,但这封诏书,也是对太子最好的保护。

    因为,他是先祖见证的。

    PS:新书今晚冲三江,再打一次广告,大家有兴趣的今天晚上可以去看一看新更的章节。

    麻烦了。

    这本书应该还有一章,大体会在上架之前。

    谢谢大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