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八十七章 从今日起,朝政尽在朕手(第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八十七章 从今日起,朝政尽在朕手(第一更) (第3/3页)

,高声道:“惟永惟十年,岁次戊午,三月丙辰,朔初三丙寅日,皇帝若曰:

    於戏!

    九卿之重,参理于佐邦;纪掾属序,稽其职业;百事根本,在文昌官。

    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卢承庆,可太常寺卿;松州刺史王仁祐,可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尚书右丞卢承业,可松州刺史、

    吏部考功司郎中王师旦,可尚书右丞;吏部考功员外郎李敬玄,可吏部考功司郎中。”

    孙伏伽声音落下,众人已经齐齐在殿中跪倒叩首。

    一系列的人事调动,让群臣看的眼花缭乱,不过很多人都看的明白,皇帝基本还是围绕尚书省在做动作。

    卢承庆是房玄龄的人,早年因事调任益州大都督,现在回任太常寺卿,正三品。

    卢承业是卢承庆的亲弟弟,卢承庆回了朝中,卢承业是有外调的需要的,从三品的松州刺史也可。

    当然,也可以不调,毕竟九寺并不属于尚书省的门下机构,它归皇帝直管。

    可是卢承业依旧被皇帝外调,说明卢承庆皇帝有大用。

    另外,这里面真正令人在意的,是多年考功司郎中王师旦,升任尚书右丞。

    王师旦在吏部多年,实际上,他才是长孙无忌真正控制吏部的核心人员,但现在他调走了。

    吏部的核心,从今日开始彻底掌握在皇帝手里。

    出身赵郡李氏的李敬玄,开始正式代替皇帝执掌官员的处分,议叙,还有科举诸事。

    从吏部尚书阎立德,吏部侍郎李乾祐,到吏部考功司郎中李敬玄,都在皇帝的掌握当中。

    整个吏部,全部在皇帝的掌握当中。

    人心蠢动。

    长孙无忌站在群臣之首,哪怕不回头看,也能知晓一切。

    但他心思很平静,皇帝虽将他彻底踢出了吏部,但却将他在尚书省的力量留了下来。

    王师旦从正五品考功司郎中,升任正四品下尚书右丞,和尚书左丞裴熙载一起,牢牢的控制住了整个尚书省的执行层面。

    皇帝在提他保留足够影响力的同时,也在挟制李勣和赵元楷。

    皇帝的权术越发的精通了。

    长孙无忌刚刚从尚书左仆射升任太尉,皇帝便已经瞬间彻底掌控住了朝局。

    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全是皇帝的人。

    大唐已经彻底完成了迭代。

    ……

    绿柳垂下,春意盎然,

    李承乾坐在御辇上,从献春门而过,路过万春殿,最后在立政殿落下。

    “陛下!”苏淑带着众人从殿中迎出,然后齐齐福身行礼道:“参见陛下!”

    “平身吧。”李承乾神色温和的将苏淑搀扶起来,然后一起走入内殿,蹲在刚刚半岁的永乐公主摇篮边,神色有些发呆。

    “陛下为何看起来神色不佳?”苏淑朝着旁边的侍女摆摆手,然后在李承乾神色蹲了下来。

    李承乾微微抬头,叹声说道:“朕也不是神色不佳,只是没有自己预想当中的那么高兴罢了。”

    长孙无忌成了太尉,位列百官之上,虽然已经有插手朝政的机会,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一锤定音的能力。

    李承乾开始彻底的掌管天下,然而大权在握,需要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内外朝政,他也没有多少心思去高兴。

    苏淑握住李承乾的手,说道:“要不臣妾陪陛下到后苑去走走,散散心。”

    “也好。”李承乾稍微起身,顺手抱起来女儿永乐公主,看着不哭不闹的女儿,他神色已经放松了许多。

    苏淑跟着低身,然后对着站在殿中的许萱和贺兰敏月,说道:“你们俩也一起来吧。”

    “喏!”许萱和贺兰敏月同时福身行礼。

    李承乾侧身,目光在贺兰敏月的身上扫过,眼底一瞬间幽微起来。

    随即,李承乾轻轻笑笑,走出殿中,看了贺兰敏月一眼,说道:“朕听说,武婕妤的母亲,在过几天就是八十大寿了?”

    “是!”贺兰敏月立刻点头,说道:“外祖母马上就要八十了。”

    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更难得,这样吧,过几日,敏月和武婕妤一起回老宅看看,宫中再出一份贺礼,也算是真的一份心意。”

    “多谢陛下。”贺兰敏月脸上满是欣喜。

    李承乾眼神深沉的笑了起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