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非是卖国,乃“合作共赢” (第2/3页)
虽然李念是笑着在说,好似在和他们商议,但这明显没得商量。
毗贾奴等人沉默了会儿,能成为使团一员,他们在孔雀国的种姓自然都不低,让他们认可大秦所有人,哪怕大秦平民在他们孔雀国都是高种姓,心里有些不愿意。
他们可以认同大秦的王公大臣为高种姓,可大秦平民也被认同为刹帝利、婆罗门,与他们处于同一种姓,当然不太情愿:大秦的王公大臣比他们尊贵就罢了,大秦的平民也能与他们坐一桌?
见其等不说话,李念眉头一挑,又道:“怎么,莫非在诸位眼中,我大秦子民该是低种姓不成?”
这种要命的问题,毗贾奴几人当然不敢承认,赶忙道:“大秦子民尊贵,便是公子不说,我等也会以高种姓待之!”
李念这才放缓神色,满意地点头:“我大秦子民皆为炎黄,的确尊贵。日后,有我大秦子民若到诸位处,诸位须以高种姓相待!”
毗贾奴等人满心不愿,却又只能应下,本来他们孔雀国高种姓不多,这下好了,直接多了两千万高种姓的秦爹。
让他们稍感安慰的是,这两千多万高种姓秦爹不会都到他们孔雀国来,只会有少数人来,只要不来,就可当做不存在,也不会对他们的种姓制度产生剧烈冲击。
种姓制度才是他们能长久统治的根基,万不能被秦人动摇,若秦人敢动种姓制度,他们哪怕是对抗不了秦人,也必须得对抗,幸亏这位大秦公子已说过不会干涉种姓制度。
“其二为诸位必须严禁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教派传入大秦。大秦不会干涉诸位的信仰,但这些教派不得传入大秦!”
李念最想做的是将佛教、耆那教等教派灭绝,但这很难做到,这些教派在孔雀国根深蒂固,信徒甚众,便是王公贵族中也有人信,想要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听到李念这“其二”,毗贾奴几人在心里腹诽:你禁止我们孔雀国的教派传入大秦,怎么不说大秦的教派不会传入我们孔雀国?
这是典型的只许刹帝利吃肉,不许达利特吃素,赤裸裸的大秦霸权主义。
这位大秦公子显然是故意为之,不准他们的教派传向大秦,大秦的教派却能传向他们,秦人肯定还会要求他们打压本土教派,帮助其等教派传播。
此消彼长下,秦人的教派必会在他们孔雀国内越发壮大,他们孔雀国本土的教派却会日渐衰落,也许再过很多年,他们孔雀国都将不再信仰佛陀、大雄,转而信仰秦人之教。
为加强大秦对外来的宗教信仰对抗能力,并使大秦的宗教思想能往世界上传播,这一年多,李念和儒家、道家、墨家等人员结合大秦这时代的状况,还真攒出了一个宗教。
教名为“祖神教”,观其名便可知大致教义,将燧人氏、有巢氏等华夏先祖封为神灵,从而构筑教义,但也保留了民间信仰较多的一些主流神灵。
毕竟宗教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世界从何而来,天地由谁开辟?
总不能告诉这时的人们宇宙是由一场大爆炸而来,或者告诉他们是华夏的人祖开天辟地。
这时代的人更相信世界是由神创造开辟。
但这个神为什么得是上帝、安拉、梵天,就不能是华夏的神?
在这个世界,华夏的神才当是世界最主流的神,而非西方的上帝。
李念等人创世至高神定给了这时最主流信仰的天帝,也即太一。
太一为祖神教至高创世之神,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其创世后,见宇宙荒芜,只有祂一位神灵存在,便仿照自己创造出数位神灵,皇天、后土、女娲、伏羲皆在其中。
太一虽仿照自己创造了数位神灵,但世界依旧荒芜,最重要的是世间只有祂们这些神灵有智慧,于是便令女娲、伏羲创造出一种和祂们相似却非神的智慧生灵。
这时代已经有女娲、伏羲的信仰,《楚辞.天问》中便有“女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