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秦国崛起与入场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章 秦国崛起与入场式 (第2/3页)

动场内众多秦人胸膛热血上涌,仿佛又回到了听奉大王旨意,征伐六国,鏖战天下的那段岁月。

    对现今的许多秦人而言,那是段光辉荣耀、值得铭记的岁月。

    众多秦人不自禁起身,齐声喊道:“奉大王之令,伐六国,一天下!”,甚至唱起了《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诸国政要听到秦人齐声诵唱,只感受到秦人的团结和恐怖。

    秦人这般拥戴爱护他们的国家,怎可能不繁荣强盛!

    他们的国民可能像秦人一般忠实爱戴他们的国邦、部族?

    答案在诸国政要心中显现。

    他们的国民只怕不可能像这些秦人一般,由此更可见秦人的可怕!

    那些来于昔日六国的观众听到这首古老的诗,不由回想起两年多前,秦国统一天下的时光。

    秦王兵锋指天下,历时十载,六国被逐一伐灭,数百年的乱世终结,天下唯余一国!

    虽旧国为秦人覆灭该有怨恨,秦人在攻伐中,让许多人因此伤亡,但秦统一天下结束乱世,让战乱不再如以往频繁,让他们不必再像过去那般被国君征发上战场,从这方面,他们又当感激。

    这正是李念谏言始皇举办诸国运动会的又一原因:在曾经的六国之民心中树立大秦统一天下的合法合理,消弭六国之民对大秦的成见和怨言,使之更愿融入成为大秦的一员,即塑立大秦的人心所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孟子之言虽被有些人不屑一顾,但这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

    历史上的大秦便没处理好民心问题,不说六国之民,连秦人都不待见大秦。

    始皇听着这些呼喊声,头脑仍保持清醒,他很清楚秦人们如今心向大秦,是因大秦带他们打赢了统一天下的战争,带给了他们荣耀,让他们的日子有了转变改善,有了奔头希望。

    可若有一天,大秦无法再给他们带来荣耀,无法让他们日子再变好,反而往差变,那便会失去这些民心。

    始皇对坐在身边的扶苏道:“太子当谨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王之为当顺民心,应民利,方可使国大治!”

    重点在于“应民利”,让百姓感受到好处,不管是实际物质上的好处,还是精神上的荣耀、自豪,皆可。

    秦国能在商鞅变法后,从诸国中脱颖而出,一大原因便是军功爵制让民众能通过上战场获取军功而得到好处,至于秦律严苛,在军功爵制能带来的好处下,秦人可暂且忍受。

    然而,等到六国被攻灭,天下一统,再难有地方获取军功,且秦人们发现“天下一统”这块最大的蛋糕,上面一点利益好处都不分给他们,还要让他们继续过以往的苦日子,怨气当然深重。

    但这个世界的大秦,他们分到了大秦统一天下的利益好处,虽说在李念看来,他们分得的利益很少,可也让他们不再有怨气,反而以自己身为秦人为荣,相信在陛下带领下,他们的日子会越变越好。

    今日这场开幕式也是一样,会得到诸多秦人支持,是因为这场开幕式让他们感到自豪、荣耀,让他们觉得身为秦人,比其他国家之人更优秀。

    表演在王翦说出“伐六国,一天下”后结束,那名俊秀的秦人青年登上平台。

    “历数千年时光,有无数位先祖自艰险中开辟,从衰颓中崛起,方成今日大秦,今日华夏,感谢诸位观看演出!”

    秦人青年话锋一转:“接下来,欢迎诸国代表团入场,首先欢迎大秦代表团入场……”

    随秦人青年话落,自运动员通道,代表大秦出征此次运动会的运动员正式登场。

    他们身穿统一风格的服饰,面带微笑,在一名手持大秦国旗的起手带领下,走到运动场中,每个运动员手中都拿着一面小号的大秦国旗挥舞。

    台上的秦人青年讲说介绍起这些运动员的来历出身。

    “他们中有人本是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