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收获,赎罪(修) (第2/3页)
,偌大的会客厅里堆满了台灯、桌椅、打字机、书籍、柜子等各种杂物、当然还有一箩筐一箩筐的书信和稿件。
“来了!”
李小林应了声,顶着公文包冒着雨水小跑过去。
“小林吃饭了没?”
陈锦芳将手里装满书信的箩筐递过去,随口问。
“刚吃完。”
李小林被迫将箩筐接了过来,其重量让她手中陡然一坠,惊讶道:“芳姐,这些都是这个月的稿件啊?这么多?”
“可不是吗,最近忙着搬家,大家伙都没怎么看稿件,于是一天天的堆积起来,你看还有整整五个箩筐的稿件没审,全都在这儿。”
“五个箩筐?这恐怕都快有好几百封稿件了吧?”
“没数,反正这个月咱们有得忙了!”
“啧啧,我感觉主编一会儿要是知道,肯定得发火了。”
李小林摇摇头,笑道。
“就你笑得出来。”
陈锦芳想到李小林的身份,不由怼了她一句,“走吧,别磨蹭了,赶紧都送上去!”
二人一人一个,吃力的抱着堆满书信稿件的箩筐走上大厅深处的旋转楼梯。
这栋大楼主楼是作协的,里面设有不少作家书房和创作室,巴金老先生就经常在创作室创作休息,《随想录》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东边是《收获》杂志社的,西边是《上海文学》和今年刚刚复刊的《萌芽》。
李小林和陈锦芳二人上上下下,搬了三趟,才把稿件搬完。
“呼呼……总算搞定了,累死了。”
李小林坐在自己工位上,喝了口热茶,喘息道。
“年纪轻轻就这么虚了,多锻炼锻炼身体吧。”
陈锦芳白了她一眼,趁着办公室的编辑们大多还没有来上班,蹲在箩筐前开始挑选稿件。
“哎哎哎!你真鸡贼啊!”
李小林见状也意识到这是个挑稿件的好机会,连忙凑过去翻找起来。
《收获》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赫赫有名的杂志社,和《人民文学》并列。
因此不管是文学新人,还是文学名家都会给收获寄来稿件。
但这对新人编辑来说,不是个好事,因为好的稿件轮不到他们。
“余桦?这谁啊?没听说过……一边去!”
李小林深吸一口气,在稿件堆里飞快的翻找起来,没听说过的统统丢到一边。
一连翻了几十封,最终在最底下,被一封厚得像大部头的稿件所吸引。
李小林将其抱起,视线扫过信件上记载的信息,暗道:“京城校尉胡同梧桐院,程开颜……”
“程开颜?!!”
李小林眼睛瞪圆,立马惊呼出声来,但又连忙捂住嘴。
又凑近仔细检查了一遍,这个地址和姓名就是她想的那个人。
就是那个捐款二十五万美金的大慈善家,大作家,大才子,大学者程开颜!
“你说什么?”
陈锦芳诧异的抬头。
“没,没什么。”
李小林连忙否认,眼神有些躲闪。
“我都听见了!程开颜,你说了程开颜!”
陈锦芳起身质问道:“让我看看!还是不是朋友了?”
“不给。”
“让我看看嘛!小林,你知道的我是小程老师的书迷,他都快一年没出新作品了,快让我看看吧,这肯定是小程老师的新书。”
“求求你了。”
“不给!我先找到的。”
一个祈求,一个坚决不给,两人拉拉扯扯起来。
“干什么呢?一大早上吵吵闹闹的。”
一道严肃沉着的声音传来。
“主编?”
“爸!”
二人齐刷刷的转头,就看到一个头发花白,带着黑框眼镜的老人。
正是巴金老师提着公文包走了进来,看到二人争抢吵闹的画面不满的皱起了眉,“你们俩干什么呢?”
“没干什么呢。”
李小林警惕的摇头,同时将怀里的稿件紧了紧。
“让我看看是什么人的稿子让你们俩争成这样。”
巴金老先生走了过来,伸手道。
“是……是程开颜老师的作品。”
李小林迟疑了下,才坦白,她有点担心父亲抢走稿件。
毕竟这可是程开颜老师的新作品,全中国估计都没几个编辑听了不心动的。
“嗯?程开颜的作品?”
巴金老先生不由挑了挑眉。
这个小家伙怎么忽然想到给《收获》投稿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