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466章:波斯王复国的期望 (第1/3页)
贞观二十六年冬月初,长安城外的渭水桥头,寒风卷着细雪,落在王玄策磨损的绯色朝服上。
他勒住马,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巍峨城郭。
从贞观十七年奉太子之命出使天竺,到如今归来,已是近十年光阴。
身后的队伍里,波斯萨珊王朝亡国之君伊嗣埃三世身着锦袍,虽面容憔悴,却难掩对这座东方都城的好奇,目光紧紧锁在长安的城楼之上。
“快了,波斯王,前面就是长安。”
王玄策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十年的风沙与奔波,让他原本清亮的嗓音多了几分沧桑。
“贞观十七年我离开时,太子殿下还在东宫监国,贞观二十年戒日王猝然离世,天竺陷入内乱,我依照太子‘睦邻安边’的教令,留了下来帮拉杰什丽公主稳定局势,这一留,便是六年。”
伊嗣埃三世闻言,眼中泛起微光,用生硬的汉语问道:“王中郎,去年在曲女城,那位公主殿下……看您的眼神,不一样。”
他仍记得去年王玄策辞行时,拉杰什丽公主站在城楼上,红着眼眶递出那柄镶嵌宝石的天竺弯刀,久久不愿转身。
王玄策顿了顿,目光飘向远方,仿佛又回到贞观二十年的那个秋日。
戒日王在恒河行宫被害,权臣阿罗那顺率军围困曲女城。
拉杰什丽公主和他联手平叛。
王玄策轻声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复杂的怅然:“我们借泥婆罗骑兵、联南部部族,逐城收复失地,帮她制定律法、整顿吏治,连天竺最桀骜的旁遮普部族,都愿向她称臣。去年春天,她已能独掌朝政,我便说要带您归唐——可她……”
话未说完,王玄策从怀中取出一方迭得整齐的天竺锦帕,帕上绣着恒河莲花与长安杨柳,是拉杰什丽亲手所绣。
“她抱着我说,愿以天竺女王之位,留我在曲女城。说若我不愿,她便随我来大唐,哪怕只做个寻常女子。可我是大唐的使者,怎能因私情滞留?”
伊嗣埃三世沉默良久,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王中郎心中有大唐,也有公主殿下,这不是错。”
说话间,队伍已行至城门下。
王玄策将锦帕小心收回怀中,正欲策马入城,却被街头一阵喧闹打断。报童挥舞着油墨未干的长安邸报,踩着积雪奔跑,高声喊着:“号外号外!阿拉伯帝国向大唐称臣啦!岁贡波斯锦缎两千匹、良马两百匹,首批贡品已入长安!”
伊嗣埃三世猛地勒住马,缰绳几乎从手中滑落。
“阿拉伯……臣服了?”
他曾是波斯的君主,当年阿拉伯帝国踏平波斯都城时的凶悍,他至今记忆犹新。
可如今,那个覆灭他王朝的帝国,竟然向大唐低头?他转头看向王玄策,眼中满是震惊:“大唐……竟这般强?”
王玄策也愣了愣,随即释然一笑,眼中泛起泪光:“太子殿下的手段,向来超出常人预料。”
“我离开时,西域还时有战乱;这十年,我在天竺帮拉杰什丽稳定局势,大唐却已平吐蕃、收阿拉伯……还好,我没错过这一天。去年辞行时,拉杰什丽还说‘若大唐愿护天竺,我愿年年遣使朝贺’,如今看来,她的选择,没错。”
队伍缓缓驶入朱雀大街,王玄策望着街头的变化,心中更是感慨。
十年前还略显简陋的西市牌坊,如今已换成了雕梁画栋的样式;街边的酒肆里,不仅有大唐的胡饼,还有天竺的香料。
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红绸,雪地里的孩童拿着风车奔跑,嘴里喊着“阿拉伯来朝贺啦”——这盛世,比他十年前离开时,更盛了几分。
“看,那是波斯锦缎!”伊嗣埃三世忽然指着一家绸缎铺的幌子,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
铺子里挂着的波斯锦缎,与他当年王室所用的纹样一模一样,只是如今,竟成了长安街头寻常可见的商品。
“如今大唐与西域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