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9章:吐蕃就这么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459章:吐蕃就这么没了? (第1/3页)

    贞观二十五年深秋,安西都护府的军帐内弥漫着硝烟与墨香的混合气息。

    郭孝恪捏着那封从逻些城快马送来的信。

    信纸上端正的字迹出自文成公主之手,可内容却让他心头翻涌:“恳请暂缓攻城,莫伤吐蕃无辜百姓”。

    他脑海里反复盘旋,数月前,正是这位文成公主,将吐蕃与阿拉伯暗中勾结的密信亲手送回长安,直呈太子李承乾案前。

    “父亲,这信……”郭瑾刚开口就被郭孝恪摆手打断,他看着儿子年轻气盛的脸,沉声道:“你忘了?文成公主三月前才把吐蕃联阿拉伯的阴谋告到太子面前,字字句句都是‘吐蕃包藏祸心,恳请大唐早做防备’。如今转头就为吐蕃求情,这前后的反差,你感受到了吗?”

    郭瑾一愣,随即恍然:“您是说……她这是公私两难?既念着吐蕃百姓,又不敢真违逆大唐?”

    “不止。”郭孝恪将信纸重重拍在案上,烛火摇曳中,他的眉头拧成疙瘩,“更要紧的是太子那边。太子已知吐蕃联阿拉伯的底细,本就铁了心要打。”

    “现在文成公主来求情,咱们若是直接把信送回长安请示,你让太子怎么答?答应,等于无视吐蕃的背叛,不答应,又显得不顾及公主情面,这不是把太子架在火上烤吗?”

    郭瑾这才明白父亲的纠结,挠了挠头:“那……就按儿子说的,不理会?反正公主先前都告了吐蕃的状,现在求情当不得真。”

    “糊涂!”郭孝恪瞪他一眼,“她是是陛下亲封的公主!先前举报吐蕃,是尽大唐公主的本分;如今求情,是念吐蕃赞蒙的情分。太子重情义,咱们若是硬顶,他嘴上不说,心里难免记下。”

    帐内陷入沉默,只有帐外巡逻兵的甲胄摩擦声隐约传来。郭孝恪踱步到沙盘前,目光划过代表吐蕃的区域:“战机不能等,太子也不能为难。这信烫手,咱们不能直接递到太子面前。”

    他猛地停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找苏定方将军。”

    “苏将军?”郭瑾惊讶道,“您是说……把信交给苏将军处置?这会不会显得咱们推卸责任?毕竟您才是安西都护……”

    “这不是推卸,是权衡。”郭孝恪语气凝重,“苏将军是太子亲点的主帅,跟太子自潜邸时就相交甚厚,最懂太子的心思。他知道文成公主的举报,也清楚前线战局,由他来定夺如何回禀太子,比咱们直接请示稳妥得多。太子信他,就算处置得重些,也不会怪到咱们头上。”

    顿了顿,郭孝恪声音低了几分:“是,这么做或许显得咱们怯懦,甚至可能得罪公主那边。可眼下,保住战局、不让太子为难,比什么都重要。”

    郭瑾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想起这些年父亲在西域的谨小慎微,终于点头:“儿子明白了。苏将军刚在勃律部署完防务,派人把信送过去,半日就能到。只是……要不要在信里说明咱们的意思?比如先围不攻,等他示下?”

    “不必说透。”郭孝恪摇头,将信纸仔细折好装入信封。

    “苏将军沙场老将,一看信就知咱们的难处。咱们只附一张军情简报,说‘吐蕃粮草正往深山转移,我军已备妥攻城,候主帅令’,剩下的让他定夺。”

    他将信封递给郭瑾,目光沉沉:“记住,此事只你我知晓,对外只说‘将公主书信呈送主帅’,莫要多言。”

    郭瑾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纸张的凉意,忽然懂了父亲的苦心。

    这封看似简单的求情信,实则是裹着亲情与国事的漩涡,他们这些前线将领,既不能违逆太子,又不能耽误战机,交给最懂太子的苏定方,竟是此刻最稳妥的破局之法。

    帐外的风更紧了,卷起沙尘拍打帐幕。郭孝恪望着窗外暮色中的火炮阵列,轻声自语:“公主啊公主,你这封信,可真是给咱们出了个难题……”

    而那封承载着两难抉择的信,正被郭瑾的亲兵快马送向勃律方向。

    ——

    勃律的唐军帅帐内,烛火在寒风中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