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吐蕃的野望 (第2/3页)
军,五十门火炮分驻康国、怛罗斯等重镇,炮口直指沙漠方向。
程知节带着骑铳手定期巡逻商路,遇到零星叛乱的贵族残部,直接用火铳镇压,首级挂在城头示众,告示上写着:“叛唐者,虽远必诛”。
但铁腕之外,更有怀柔。
李承乾下令给西域州县拨发救灾贷款,免息三年,鼓励百姓种植从江南引进的耐旱稻种。
工部派来的工匠教当地人冶铁、制瓷,改良农具。
汇通司还组织商队,带着西域的香料、良马去长安交易,让百姓尝到通商的甜头。
然而就在昭武九国轰轰烈烈改革之际,吐蕃却有些不太平。
逻些城的红山宫笼罩在盛夏的热风里,殿堂外的青稞田泛着青绿,文成公主带来的蚕桑图挂在殿柱上,丝线绣的桑叶在光影中微微晃动。
松赞干布端坐于黄金王座上,指尖摩挲着一块汉白玉佩。
那是文成公主成婚时所赠,玉佩上雕刻的“和同为一家”字样被摩挲得温润发亮。
“赞普!再犹豫下去,吐蕃的商路就要被大唐堵死了!”
大相禄东赞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静,他手里的商路账册上,红笔标注的税银激增三成刺得人眼疼:“昭武九国归唐后,咱们去西域换铁器、买丝绸,都要经过大唐的税卡!那些税吏拿着‘三维单’一笔笔核账,连公主带来的织锦样本,都要算税钱!”
贵族赤松德赞猛地起身,腰间的弯刀撞在案几上发出脆响:“大相说得对!大唐垄断西域,明着是设州县,实则是要断咱们的臂膀!他们的火炮能轰碎康国的城墙,火铳能在马上杀人,如今又占了昭武,下一步就是青海!难道要等他们的铁蹄踩到逻些城,咱们才动手吗?”
殿堂内的贵族纷纷附和,有人指着殿外的桑田:“就算公主带来了蚕桑,可商路被卡,咱们的牛羊换不来盐铁,百姓迟早要饿肚子!大唐的好处是公主带来的,可坏处是他们的军队逼来的!”
松赞干布缓缓抬手,殿内的喧嚣渐渐平息。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蚕桑图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你们忘了?文成公主入藏时,大唐皇帝送了多少农技书籍?去年雪域闹瘟疫,是公主带来的大唐医官熬药救人。”
“现在逻些城的织工,都是公主教出来的。与大唐为敌,这些好处都要化为乌有。”
“可好处填不满国库!”禄东赞上前一步,语气带着急切。
“赞普,您与文成公主的情谊,吐蕃上下都敬服。可贵族的封地要养部众,雪域的铁器要靠西域输入,大唐垄断昭武,断的是吐蕃的生路啊!难道要让咱们的骑兵放下弯刀,去学唐人种桑养蚕吗?”
赤松德赞跟着道:“赞普,咱们不是要与大唐开战,只是要夺回商路!派一支骑兵去青海边缘施压,让大唐知道吐蕃不好惹,他们自然会放宽税卡!总不能让公主的情谊,成了咱们忍气吞声的枷锁!”
松赞干布的手指在玉佩上停住,他何尝不知贵族的焦虑?吐蕃的铁器大半来自西域,盐茶商路是贵族封地的重要财源,大唐垄断昭武,确实掐住了吐蕃的软肋。
可他更清楚,与大唐开战意味着什么。
文成公主在逻些城教百姓种桑养蚕的桑苗刚成活,大唐的医官还在为雪域孩童接种痘苗,那些“和同为一家”的誓言,不能被战火烧成灰烬。
“与大唐开战,就是断了公主的心血。”松赞干布的声音低沉下来,目光落在赤松德赞身上。
“你可知大唐的火炮射程有多远?怛罗斯之战,阿拉伯两万骑兵连唐军阵地都没摸到就溃散了。吐蕃的骑兵再勇,能挡得住铁弹轰吗?真要打起来,公主在逻些城如何自处?百姓会说,赞普为了商路,忘了‘和同为一家’的盟誓。”
殿内陷入沉默,贵族们面面相觑。禄东赞的语气软了些,却仍不甘:“可商路被卡,贵族怨声载道,再不想办法,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