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441章:这不是战争,是屠杀 (第1/3页)
贞观二十三年暮春,怛罗斯河畔的风沙比往年更烈。
东岸的唐军防线与西岸的阿拉伯营地隔河相望,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战马的嘶鸣、铁器的碰撞与隐隐的火药味。
一场决定西域命运的战争,正在双方的筹备中悄然酝酿。
阿拉伯营地绵延十里,帐篷如白色的蘑菇群扎根在戈壁上。
主营的黑色丝绸大帐前,阿慕尔本阿斯正站在高台上,望着河东岸的唐军防线。
他身披镶嵌银片的铠甲,腰间黄金弯刀的鞘上刻着《古兰经》经文,身后两万主力阿拉伯骑兵正在进行最后的冲锋演练。
“安拉的战士们,让唐人看看沙漠之子的力量!”阿慕尔的吼声透过传令兵传遍营地。
主力骑兵清一色骑着也门纯血马,马鬃编成小辫,骑兵身披链甲,左手持圆盾,右手握大马士革弯刀,腰间还挂着短矛。
这是横扫波斯、罗马的“沙漠风暴”,也是阿慕尔最引以为傲的突击力量。
每日清晨,他们都会对着麦加方向祈祷,然后在沙地上演练新月阵。
前锋呈弧形散开,中军骑兵集群待命,待撕开缺口后如潮水般涌入,这是阿拉伯骑兵最擅长的战术。
营地西侧,八万仆从军的帐篷则简陋许多。
其中五万是波斯降兵,穿着破旧的锁子甲,手持长矛。三万吐火罗牧民背着弓箭,马鞍上挂着风干的羊肉。
剩下的是从康国、安国俘虏的平民,他们被铁链拴成队列,正弯腰搬运粮草。
这些苦力是阿拉伯军队的移动后勤,负责运送水袋、草料和攻城器械,稍有懈怠便会遭到监军的皮鞭抽打。
“将军,粮草已按您的命令囤积完毕。”军需官躬身禀报,递上羊皮账册。
“从波斯行省调运的三万石椰枣、五千头骆驼已到,足够支撑一月战事。只是……唐人在河东岸筑起了奇怪的工事,像是带铁管的石台。”
阿慕尔瞥了一眼河东岸的黑点,嘴角勾起冷笑:“不过是些防御土墙罢了。”
“当年我们在雅穆克河击溃罗马军团时,他们的投石机比这花哨得多。”
“传令下去,明日拂晓造筏渡河,先用仆从军佯攻,引诱唐军主力出战,再让骑兵从两翼包抄,日落前必拿下怛罗斯!”
他身旁的骑兵统领赛义德拍着战马的脖颈,马蹄踏得黄沙飞溅:“将军放心!我的骑兵必能冲垮唐军阵线,让他们知道弯刀比任何工事都管用!”
营地深处,随军的阿訇正带领士兵祈祷,诵经声与马蹄声交织,像一场即将爆发的沙暴。
与阿拉伯营地的喧嚣不同,唐军防线安静得透着杀气。
怛罗斯河东岸的高地上,唐军已筑起三道防线。
最前沿是丈高的夯土胸墙,胸墙后每隔十步便有一个石块铸成的炮位,五十门火炮如钢铁巨兽蹲伏在那里,炮口直指西岸。
第二道防线是半人深的壕沟,沟后站着三千火铳手,他们身着明光铠,手持的火铳枪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正由百炼司工匠手把手教如何装填火药、瞄准击发。
最后一道防线是程知节率领的朔方军骑兵,他们牵着河西马在后方待命,甲胄上的唐旗标志在风中格外醒目。
“郭长史,火炮准备完毕!”火器营校尉李信跑过来禀报,手里捧着三维单。
上面详细记录着每门火炮的射程、装药刻度、操作士兵姓名,这是太子亲自定下的规矩,三份单据分别由火器营、安西军、稽查司存档,错一处便要追责。
郭瑾走到最近的一门火炮前,伸手抚摸冰凉的炮管。
这五十门火炮是百炼司耗时半年打造的神威炮,炮身刻着“大唐贞观二十二年造”,最远能轰碎三里外的石墙。
他身后,工匠正给士兵演示:“装火药时要按刻度来,多一钱会炸膛,少一钱打不远。点火要用火折子点引线,打完一炮要等炮管凉透再装弹……”
士兵们听得专注,有人在木板上画下操作步骤,这是实务科进士教的图文记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