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章)万王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章)万王之王 (第2/3页)

彻一直在等待,等待可以表的功劳更多。

    如今,真的是时候了。

    现在,眼下三年内看得见的可能的成果,无非就是长江航运的常态化,以及拿下天竺。

    别的成果起码都要三年之后才能出成果。

    像是拿下罗马,或者完全改变北美南美,开始往这两个地方封侯,起码都是五到十年之后的事情。

    到那时候,当地土人中,人口已经更替过半。

    当初大汉刚过去时看到的小孩子们,在五年后开始成人。

    而当初刚出生的小孩,在十年后开始结婚生子。

    这样的状态下,掌握权力的老一辈都死掉了,新一辈都在大汉的培植下成长到高位,更新一辈更是只认大汉。

    这个时候和平的完成对美洲的一统,是比较合适的时机。

    而攻打安息和攻打罗马,没那么简单。

    霍海要的不是一时之间打过去,要的也不是暴力毁灭这两个代表人类文明的摇篮。

    霍海要的是,想办法把这两个地方完美的并入大汉的统治,从文化和宗教等各个方面,让他们永远依附在大汉之下,避免这两个地理位置特殊的地点以后再产生什么强大的民族。

    这个起码也要十年才能实现。

    所以,现阶段,似乎没什么可能出现的大的功绩了。

    刘彻封禅的时机也就到来了。

    在元狩时期,刘彻就是急着封禅,才改了年号,谁知道一等就是整整七年。

    四十七岁的刘彻,不再像一头蔑视一切的危险的猛虎,而如同一头处在巅峰时期的雄狮。

    区别就是,老虎死之前,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退让,不会有任何权利交接的发生。

    而狮子会。

    刘彻看了这么多年的科学报后,渐渐明白了一件事情。

    炼仙丹是骗人的。

    这个因为自己的长生欲望,永久的改变了整个华夏的文化根基的帝王,终于明白了这件事情。

    明白了这件事情后,刘彻看起来不再那么危险了,能量密度级别降低了好几个级别,从老虎降低到了雄狮这个程度。

    可以为伍了。

    不过,刘彻对霍海是没什么好话说的。

    前不久,卫长公主再次怀孕后,仅仅两个月后,刘细君,赵夕先后怀孕。

    这就算了,赵夕怀孕后,又不到两个月,霍府有四个不是夫人不是妾室的女奴怀孕。

    卫长公主怀孕期间,霍海一点没闲着!

    这让刘彻能有什么好脸色?

    前面好几年,霍海也只生了三个孩子,不是生不出来,而是故意算时间避免生孩子。

    到了几年,霍海要生孩子了,不只是生孩子,而且还不止一个。

    这也是卫长公主故意让霍海去生的。

    原因也简单,一是刘彻年龄越来越大了,二是刘彻一年前封卫青为汗国公。

    说人话就是,距离刘彻死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如果霍海的家产太多,卫长公主害怕自己老爹把自己老公直接给一起带走。

    多生孩子,多分出去,分到每一份都形不成什么威胁,才是唯一答案。

    而卫青封汗国公意味着未来霍海的孩子很有可能会被分封到很远的地方去,包括霍炎。

    卫长公主的意思是,如果霍海的孩子够多,那偏远的地方就有人去了,让霍炎尽量留在中央之国。

    霍海不考虑其他问题,却一定要考虑打消刘彻疑虑这一点,所以同意了生孩子。

    这才有了府里七个女人一起怀上了孩子的情况。

    不只是这样,接下来,还会继续生。

    霍海其实跟卫长公主说过,看岳父大人的身体倍儿棒,少说还能活个二三十年,活个七八十不成问题。

    但卫长公主认为人生七十古来稀。

    少十年,老十年。

    但凡自己老爹一过六十,一定会感受到身边一切的威胁。

    卫长公主这几年研究了很久的灵长动物,她发现一个事情,只有灵长动物,对同类和其他猿猴类特别血腥。

    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动物,几乎不对同类残害。

    而这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内部,新老王者之间的战斗也非常复杂。

    在狼群,在其他动物中,输家只是离群,在灵长类动物中,输家很有可能活不下来,活下来也会被废掉。

    所以,卫长公主很清楚,还有倒计时十三年,刘彻就要发飙了。

    除非,这十三年间,让他感受到霍海没有威胁。

    但!

    事与愿违。

    这十三年,刘彻只会感受到霍海越来越有威胁。

    最关键的变化,就在于……张汤死了。

    在刘彻的计划中,司马相如感觉不太行了,应该马上要退休或者去世了。

    如果是这样,就让霍海代替司马相如的丞相的工作。

    但是现在问题就出在,司马相如还没死呢,张汤没了!

    三公的太尉被废除,目前的三公是丞相,御使大夫,大司农。

    三个之中,大司农排第三。

    现在张汤死了,刘彻不可能从下面调一个上来成为御使大夫,空降在霍海面前。

    这是不讲政治规矩,以后是要乱套的。

    所以,只能是霍海成为御使大夫,然后提拔一个人起来成为大司农。

    这个新大司农,必是卜式。

    而问题就出在霍海出任御使大夫这一点。

    司马相如年近七十,垂垂老矣,就算不死,也马上要退休了。

    也就是说,霍海的御使大夫当不久,可能一两年就要成为丞相。

    这就意味着……

    霍海一个人,把三公的位置,走了个遍!

    倘若新商改完全成功,接下来就是扩编。

    到时候霍海出不出战?

    如果出战,那霍海的职务要不要继续升,生为大司马大将军一类的职务?

    如果是,那霍海一个人把整个大汉朝的上卿职务做了个一遍。

    本来霍海的门生就遍布整个朝堂甚至全天下所有行业。

    到时候,霍海的故吏按插在朝堂所有部门中。

    这门生故吏实际上都还不算什么。

    最可怕的是,霍海将会一个人曾经拥有过整个中枢所有的权利。

    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如果有,那就是高祖,文帝,景帝,刘彻自己。

    就算是吕后,都没有完全掌握过朝堂。

    如果霍海把这个流程走完,才三十岁。

    最多不超过三十五。

    这才是恐怖的地方。

    就好像狮群的狮王,看到一个和自己年轻时一样威武雄壮的青年雄狮成长起来,而自己却感受到自己越来越虚弱。

    这不爆发惊世大战就怪了。

    这才是卫长公主担心的地方。

    整个事情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张汤没了。

    其实霍海不知道,张汤那是本来应该在几年前就死掉的人,和司马相如一样。

    司马相如是因为医疗水平的提升,硬是多活了好几年。

    而张汤,是因为受到科学思想的影响,自我修正了自己的法家思想的路子,然后避免了日后被告最终自杀的结局。

    可是,张汤在这个位置上太累了。

    他其实是不兼任御史大夫这个工作的。

    御使大夫要管理的事情中,本来最重要的是谏言,结果倒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成了进行金钱核算。

    以前,全国一年一共几十亿的账,很容易算得清,各地年末统计发过来后,都要一两个月才算得出来。

    而现在呢?百倍的账,并且还在每年飞涨。

    这么多钱,要算预算,而通胀被压的几乎没动过。

    也就是说,如果算花钱,比原来一年需要多算几十倍的运算量,才能把钱算完。

    没有经历过新学的数学培训,要完成这个活儿,何其艰难?

    说的不好听,张汤就是被累死的。

    就如同诸葛亮将死之时,食少而事繁。

    司马懿那么能活,自己开始干统筹一国的活儿之后,马上就死掉了。

    张汤也一样。

    临死的时候,张汤还在想成为宰相的事情。

    本来张汤这样的人不死,刘彻就拿他当工具人用的。

    但工具损坏之后,怀念起来,比怀念任何东西,都来得强烈,直接。

    刘彻甚至怀疑,张汤就是为了核算泰山封禅的花费预算,把自己给累死了。

    嘿,霍海觉得,刘彻猜对了。

    现在,霍海不是大司农了。

    成御使大夫了。

    霍海成为御使大夫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掌握御使大夫三个工作。

    本来刘彻把这些工作给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