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七章 死亡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七章 死亡战争 (第3/3页)

   整个战争备战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插曲反而发生在千乘。

    最初是几个北方港口和桥头堡的船队回来,告诉当地商人,北美的航运暂停了,具体是因为什么,不清楚,反正军方的舰队现在没工夫运货了。

    再然后,有一些小船陆续回来要补给,还有想要增加枪炮,回来跟田觉申请。

    这些外放的部队,给炮很正常,枪,给的不是很多。

    田觉也没法给,只是网上逐级申请。

    而后,卫伉的副手带着船队回到了千乘。

    此时,那边已经在扫清海岸的目标,开始修建攻城的路了。

    舰炮上陆,要使用还需要克服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能克服,目前正在一步一步的往活祭之城推进。

    而就是卫伉的副手回来,造成了大问题。

    卫伉的副手,名叫王申生,这家伙是普通大头兵出生,连良家子都不是,而是大汉的另一种军人,穷户义务兵。

    按照道理他这种在武帝朝,就该绝迹了。

    但,就是那点不多的人中,王申生脱颖而出,一刀一刀砍到了现在的位置。

    在历史上,王申生也是留下了名号的,不过是比较倒霉的名号。

    王申生,还有壶充国等人,在大汉攻打大宛的战争中,去攻击康居,结果路上遇到了沙尘暴。

    他们几个人想要威逼康居王,结果失败了。

    但之后的发展中,不久之后几乎同样的局势,上官桀就拿下了康居王。

    壶充国官至九卿之一大鸿泸,又是当初司马相如平定南蜀时候的副手,王申生是久经沙场从大头兵杀到校尉的人物。

    几个人就成了上官桀英名的配成。

    不过,历史流转,大宛已经提前送了,王申生还没来得及成校尉,只是个都尉。

    不过,人是变不了的。

    王申生的性格摆在这里。

    回到千乘,就有很多人来询问,为什么海运停了。

    要知道,北美方面的海运,关系着大汉一大半的海运收入。

    这么多钱,要养活很多人的。

    王申生也不隐瞒,说出了原因。

    结果,当天有商人私下说“两个军汉而已,为了他们就停下贸易,急攻对手,似乎不明智吧。”

    虽然这话的意思是说应该等朝廷作反应派遣大军去。

    但理由并不是因为后半句,而是前半句的两个军汉而已。

    王申生直接派兵把两个商人抓了起来,审都没审问,直接吊在了千乘城门上。

    此时的千乘不是以前的千乘,以前的千乘城墙城门,就是现在千乘城中心。

    这两人被吊起来暴晒。

    任谁也都看到了。

    一些人去跟田觉求情。

    笑死,田觉怎么可能帮他们,如果帮了,以后在军中还怎么服众?

    然后千乘的县令出来劝说。

    王申生就一句话:“你们郡守都猫着,你怎么这么蠢?”

    直接给县令也捆起来吊在了城门上。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长安。

    长安和千乘不同,千乘那边的人虽然是在边疆,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受到过外部威胁,这儿新诞生的商人,是纯粹的商人,很容易脑子不清楚。

    而长安虽然是帝国的中心,但恰恰以前经常被外敌威胁。

    所以商人们反而明白将士们的重要性。

    更何况,现在的新富人和将士们形成了新的阶层,几乎都是自己人。

    所以长安这边意见很统一,就是要打。

    卫伉直接组织开战,让卫青都显了一把。

    以前都说卫青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孩子不行,不是生不出,是生不出好货。

    现在风评都扭转了。

    而这事情涉及商业问题,司马相如请霍海来批示。

    霍海批示,杀头示警。

    赚钱是手段,不是目的,发展经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目的。

    如果有人为了赚钱,本末倒置,为了赚钱就要放弃别的东西,那纯属脑子不清醒了。

    特别是为了几个军人何必大费周章,应该多做点生意这种,稍微转化一下不就是‘不要原子蛋,只要茶叶蛋’的思想?只是表达出来不同而已。

    这在后世,都是几乎不可接受的说辞,在武风悍勇的大汉,当然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所以霍海直接批示,杀头示警。

    霍海的批示送到千乘时。

    三个人已经吊死在城门楼子上了。

    ————

    明天开始恢复大章更新,过年算是过完咯,大家新年发大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