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辨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章 辨经 (第2/3页)

族作为重要的军事力量,通常来说是享有各种特权,减免大量税收的。

    毕竟,如果没有部族的支持,罗姆苏丹根本无法对抗这片土地上的希腊人。

    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证明在1095年的曼奇科特战役后,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人口发生成分上的巨变。

    直到后世土耳其进行基因测序的时候,也愈发证明大量所谓的土耳其人,其祖上都是希腊血统。

    可一旦部族拥有农田,那么他们就需要缴纳田税,在这个问题上突厥人与希腊人、亚美尼亚人都是一致的。

    而农田的扩张,又必然限制部落民全民参与军事的行动力。

    到那时,就如阿尔斯兰早先说过的:“不再是他们有能力劫掠别人,而是他们将要被劫掠。”

    收税一词,在阿尔斯兰看来,同劫掠并无区别。

    无非一种是不可控的,一种是相对可控而又长期的。

    不论是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突厥人,只要是罗姆苏丹国中的居民,他们所缴纳的每一分税款,都不会给他们带去更好的生活。

    只会是换来统治阶层,更加强盛的镇压能力。

    “作为狮子,我并不是拒绝农耕的生活,而是害怕那个未来。”

    种地,意味着失去武力,意味着要交税,意味着将要失去自由,成为土地的奴隶,意味着普通人无法预想到的可悲未来。

    “那就改变这个国家如何?”

    如果说,封建主的税款,基本上只是为了满足领主的战争与奢侈品需求,自然毫无意义。

    可如果说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可以将税款用于公共建设,那么才是改变。

    拿安纳托利亚来说,这边既存在草原又有高山的土地,虽然大部分地区有天然的水源,如河流和泉水。

    可长久以来的战争破坏,使得各地区缺乏成熟的灌溉系统。

    整体农业水平,是日渐下滑的。

    而等到后世蒙古西征、再到奥斯曼帝国时代,只会一日比一日更加难过。

    想要遏制这样的大势,则意味着安纳托利亚,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处理各种矛盾,相当集权的政府。

    盖里斯来到这里,便是要播下这么颗种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从让阿尔斯兰他们部族适应什么是真正的定居生活开始吧。

    优素福的商队,带来了许多商品,其中一些已经销售出去,但更多的都堆在盖里斯的店里。

    除去铁锅、针线、锄头这样的一些铁器,其实种子也是销售的商品。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相对长久的和平,耶路撒冷王国,在盖里斯的各种指点下,在各个方面都堪称突飞猛进。

    其中关于农作物的培育,便是其中重点。

    经过农业部的刻意收集与规划,王国已经建立相对简陋的种子库,并且开始长期的针对性培养。

    在那些种子中,除去粮种外,还包括了大量的蔬菜与水果。

    盖里斯带着阿尔斯兰开辟的这小片菜地,便种下了各种豆类、根茎类、叶类的蔬菜。

    鹰嘴豆、蚕豆、胡萝卜、甜菜、莴苣、菠菜……

    当然还有大蒜。

    很多种子,都是阿尔斯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盖里斯之所以要种下这么多的种类,自然不会是期待所有种子都有结果,他是要从中挑选出相对优势的种类,才适合推广到阿尔斯兰他们的部族。

    而就在他们这边歇息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了下午的农活,想要在这片荒野上开垦一片菜地,那可是一份持之以恒的工作。

    ……

    盖里斯在尤克图部的生活,非常的平淡,开垦着菜地、经营着商店、不时做些买卖、偶尔去找一些老人喝酒。

    他在不知不觉间,便彻底融入其中,许多人不再将其视为外来者,似乎他从一开始就在这里一般。

    而在一次意外中,盖里斯背诵了《古兰经》中的一段话后,部族里的长老都颇有些惊讶。

    虽然说尤克图部是穆斯林,皈依了伊斯兰教,但以突厥人的人均文化水准,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