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东军进发 (第2/3页)
“别急嘛……”朱大郎歪着头,笑眯眯地俯瞰着所有人:“李匹夫主力不在,两个月,足够打下了。这满地饥民,等大军出发,又会跟着捡下水饱腹。等跟到潼武,便有的是人命堆城。”
朱友文叹了口气:“一日一餐,粮食草料也只管得到半年。”
此次入长安,除了内外军本部,军府属下各路外镇兵的汴军精兵猛将,更有团练,招安盗匪,男女民夫,大量畜力牲口。汴府最后的实力,扫数发动。步骑军、马步军足足八万,其他人员无计。军资消费经过朱友文竭力拼凑,可以支撑半年,就这点东西,都已将汴梁为之一空。
朱大郎瞥了他一眼,苦笑了:“小问题,巢蔡吃得肉,诸侯吃得肉,俺们也吃得。”
发号施令之前的闲聊,随着朱大郎终于起身,而告终止。
朱大郎按着腰间玉带缓缓走下龙座,在殿道中间踱步:“汴宋子弟煎熬如许,多话俺就不说了。李匹夫是威势复振了,可也是相对而已,其实也衰微虚弱。若真的很有实力,早就杀俺们了,何至于洛阳被俺夺回,装作没看见?如今他大军已西去千里,单单王子美、王从训这几个贼厮鸟,领着三五万人马,有得打。”
文武百官,都打起了精神。
李皇帝敢如此冒险远征,留守军就绝无在长安城周围野战的能力。只要能入关,没有打不胜的道理。而留守军的强项在地利,弱点在军人杂芜不起,潼关道武关道两路进击,但凡能开条小路进去三五千精锐,局面就打开了。
朱大郎看了一圈,和群臣火热的目光一碰:“再入长安,就在今日!某已有方略,诸将听令!”
诸人这时候都一起挺直身,按剑跽坐,探身同声:“谨受命!”
朱大郎神色安祥,他也是宿将了,各处山河地势,各路人马全在心中,都不需地图卷宗就能随口道来:“衙将顺义军都头高季昌,毅勇军都头朱友伦,骁勇军都头王黄文靖听令!”
哗啦几声,三人按剑而起。
“尔辈三军结成大队,由洛水乘船而西,以堂堂之师,由虢州之卢氏县直抵商州,若王师求战,但凭寨而守,不得轻易野战,以免败阵挫锐,但等而已。等俺潼关施加压力,王师留守军少兵杂,俺猛攻一月,必然有撼动之势,到处呼叫援军,届时再侯令,伐武关道!”
“喏!”三军将校和朱友伦三人一起叉手。
“保胜军都头王檀,将作监官杜廷隐,接令!”
两人不发一声,只是站起。
“保胜军并将作监匠,领民夫团练两万,屯驻阌乡黄巷阪后路,控扼黄河,伐木造船。但观察时机,偷渡黄河,逆流入渭,发战渭水入河之滩头,直取长安!”
说完,朱大郎微微失神一下,下意识思考起怎么突破渭水,又转头看向正跪得笔直,浑身紧绷的张继隆,大声下令:“余部留守军,全部交由你节制——”
说到这,朱大郎语声有如金石撞击,眼神如电,只是狠狠扫视着群臣:“如果某败阵,我愿意被克,被杀。但某不会败,这次出兵只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李皇帝杀了某,要么某杀了他全族,血洗天街!但凡大丈夫,只会感谢他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披发面北,顿首求活!击垮李皇帝则活,不胜则死,如此简单,倒也痛快!”
群臣都是肃然,只是静静听着朱大郎的训话。
他瘦长的身影,愁苦的面相,似乎充塞了万岁殿的每个角落。
“某带大家西去乞活,此次扑关,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