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7章 正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67章 正月 (第1/3页)

    为着安全起见,李某人在外隔离了几天,顺带视察了一番军队,才返回宫中。

    这一日正是除夕。

    群臣在东西朝堂举行团拜会。

    新修缮完成的长生殿内,圣人一家与重臣冠冕堂皇,亦在共迎新年。内教坊使殷盈、音乐博士庾道怜率女乐献舞乐。

    李仁美、扎猪、萧秀领衔表演了相扑,百戏。

    一时间歌舞升平,暖风香气。

    不过,圣人喝了几杯后,就中途离场了。

    昏暗的偏室内,贺兰道经略使徐彦若领着李敬慎推门而入。

    “陛下!”徐彦若有些激动、意外和不敢置信,在这个特殊时节,居然得到了单独召见。

    身后,李敬慎跟着行君臣之礼:“姑臧令兼本道司法录事臣敬慎拜见陛下。”

    粗糙的脸上颇有疲惫,还多了几分违和的沧桑稳重。

    “免礼,坐。”

    师徒停止舞蹈。

    就座后,就看到一张雄姿英发的俊逸之脸,瞳孔漆黑,气质漠然如仙人,负手而立:“你是第一个有资格来到这的李氏子。”

    德王又惊又喜,却不敢流露,谨慎道:“陛下有什么教给臣的?”

    “不必紧张,这不是朝会,我也只是找你聊聊。”圣人在对面坐下,拉家常一般问道:“你觉得我李氏的统治,怎样才能长久?”

    德王平复了一下心情,在徐彦若严厉而鼓励的眼神下,答道:“天命维系的关键在于民心。但臣以所见,若失去军人的拥护,圣唐恐朝夕易帜。得不到温饱的农民、异族敌国、诸侯…………这些也具备颠覆之力。解决了这些问题,想必就能万世一系了。”

    德王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明白,就算能三兴,若后代连出昏君,大唐也迟早药丸。宪宗和父皇虽然已是罕见的救世主,但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帝国的兴衰需要子孙接力。

    圣人自然看出了他心中所想,淡淡道:“你所想不错。问题的产生永不会停止。好比我现在,旧的问题还没全部解决,新的问题已接踵而至。又如贞观大治,而太宗驾崩后不过高宗、戾帝、厉帝三代人,就灭国了一次。后人的智慧和能力,不是人力能干预的。”

    听到这,德王仿佛已经看到了京都燃起熊熊大火,长安李氏沦为砧板鱼肉的一幕。

    这就是天道吗?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德王不寒而栗,凝重道:“只能说做好自己这一代的同时挑一个优秀的继承人了。国祚能维持一代,便让它存在一代。”

    “是这样。”圣人点点头,又问道:“在凉州待了这么久,你认为,如何才能治理好关西?”

    “首要是吐蕃。”德王想了想后,说道:“金城扫虏平定了陇右,但河西的吐蕃仍是贼心不死,去岁以来数次进犯。好在他们没有赞普、大论领导,每次都是各氏族在神道官的组织下搞事,因而规模不大,均被击退,但其在河西的总体实力还是很强大,远超中国。”

    圣人捋了捋胡须,并不意外。就在巢乱后的中和年间,河西吐蕃还对泾原军发动过大规模反扑,攻陷了原州。昭宗迁洛后,他们又对甘州回鹘和朔方军打起了主意。

    再拉长到整个历史维度,随着唐亡、都城转移所带来的统治中心、重心的转移,即使宋明清三代百般努力,也只取得了辟如熙河开边、驻藏大臣、转世灵童的部分成果,并未实现对藏、青、关北、河西等广袤西疆事实上的全面统治。而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各势力竞相登场,从菜鸡互啄,到慢慢打出水平。

    “其次是形形色色的种类。”德王又道:“嗢末整体上服从号令,其精壮也被收编了一部分,但自立门户的还是多,依然各行其是。如果朝廷的利益和他们发生冲突,臣以为,他们会像对抗赞普那样对抗朝廷。因为编户齐民等各种政策的强力推行,目前已经有了苗头。但普遍王道停不下,也不能停。”

    “再是归义军和回鹘。”

    圣人不置可否,道:“说说具体怎么办。”

    德王默默观察着他的表情:“吐蕃乃世仇,只能打。”

    “归义军威福自专,但可以宽容。一则血脉同源,二者,这些年来他们孤悬海外,朝廷也没对他们有太多实质上的恩惠。另外,其内部豪族并据,山头林立,张氏想当全心全意的忠臣也难。”

    “可诏张承奉入朝、移镇,若从,则无负张议潮,继续对归义军用兵也是合情合理,毕竟除了张家,其他人的面子不需要给。若张家再三不从,对其用兵也无可指摘。天子要收复西域,不需要经过他张家的同意。比起中国光复旧土,区区张家也无足挂齿。抗拒王政,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

    圣人脸上略有欣赏,但没说什么。

    “甘州回鹘是盟友,李大将军又在朝为官,可尝试将其部迁走,拆分。”

    “消除地方的各种割据势力、武力集团和吐蕃人留下的一切痕迹,然后继续大力移民。等再过三十年,新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了,也就得治了。”

    圣人嘴角勾了微笑,不过随即晴转多云,阴森森看了徐彦若一眼。

    提前给徒弟备了说辞、话术?

    徐彦若老僧入定。

    圣人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又盯着德王看了好一会。

    德王也强作镇定,双手按腿,挺直脊背,以示坦荡。

    气氛压抑了一阵子,圣人才哈哈一笑:“善。”

    “拓跋部与折崛部争地,拓跋斥责折宗本仗着麟州杨氏撑腰,包庇族人偷了拓跋部的羊。折崛部上书称拓跋部以贱种辱他,称折崛为蛮狗。”圣人提了一个现实问题,问道:“臣子互相摩擦的事每天都有,你认为这事怎么处理?”

    徐彦若一颗心绷了起来。

    德王稍作思考,道:“三方都过错。虽然党项人内部争端不断,但折崛部偷拓跋部的羊的行为属于偷,偷触犯的是国法。应严厉斥责折崛部,令其交还赃物,明白法律之威。”

    “折崛与拓跋同源,且熟化已久,骂折崛为蛮,纯属口无遮拦,得意忘形。考虑到他们是受害者,一时激愤,便罚它上表自辩。”

    “一应纠纷,应上诉朝廷,哪容得地方拉帮结派。杨氏倚枢密副使、北地夫人为援,为折崛部提供了和拓跋部争斗的底气,应训斥两位夫人,令其对母族严加管教。”

    徐彦若松了一口气。

    目光望向德王,这个少年眉眼与太宗真容深为相像,骨架宽大,天庭宽阔,容颜俊美,而且明事理,有主见。这番意见虽不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