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1章 三教九流(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11章 三教九流(二) (第3/3页)

自专,何必听皇帝的?藩镇是肃代之际的无奈之选,必须取缔。人性反复,河北也不可不除。一旦赵人助国灭贼,朝廷欠了人情,使能中兴,他年如何复赵?无论用什么计,只要涉及瓦解割据,必反。还会背上刻薄之名。昭昭史册之上智者会看到:某年,赵人晋侯替携,天子削其地称兵讨之。使子孙再遇巢、朱这等大盗,谁来孤忠?成德,能不用则不用。要用,就不能想着我强你亡,反而要做好使河如带,泰山若厉的盟誓准备。把成德留给后人,若在后人手上造反,再除之。”

    圣人沉默不语。良久,跳过了话题:“得报汝州反正,河南府丹书鱼腹,叛军局势隐隐然病生腹肘。若朱温暴死,叛军分裂,部分转附李克用、他镇,与我相抗。奈何?”

    朱温活不长了,这是可以确定的。

    其一死,局势发展有三种情况。一是直接跪。二是某个子嗣上位,或大将灭朱自帝,继续领导叛军。这两者,无论哪个应验,叛军分裂是可以肯定的,部分将领可能割据州县,表面投降。部分可能像孙儒、石达开那样出走,另找根据地。部分可能西来,诚心反正。

    部分可能转附李、杨。

    李克用若得到数万乃至十万汴军,会发生什么不敢保证。

    这时,只听司徒说:“臣记起乾符年一桩旧事。时段文楚镇大同,其将李尽忠、康君立、程怀信、李存璋等相聚曰:天下大乱,乃英雄立名取富贵之秋。李振武父子功大官高,勇闻诸军,若辅以举事,愿可济也。克用对曰:父在振武,俟我问之。众曰:迟则生变,何容千里禀命!于是囚文楚。克用不得已,遂反。”

    听到这,圣人也想起了一起五代闹剧:效节军把刀架在李嗣源脖子上:“俺们拥你做天子,你听我们的,我们就听你的。你不识好歹,就杀了你。”

    司徒总结陈词:“见微知著,武夫节操绝不可信。王从训、扎猪这样的人,只是少数。李克用位兼将相,复为国舅,或许没有篡志。但其部众,谁也不敢断言。总之,设法阻止李克用在讨叛中获得更多兵马、地盘。阻止不了,那就改策略,延缓他扩充幅员之后的造反时间,减小他扩充幅员之后的造反可能。”

    圣人静静听着。

    “好色者,以美人醉之。爱权者,以官贿之。求名者,以名诱之。”司徒继续分析道:“此人快意恩仇,自谓英雄,颇有侠风。最大的缺陷就是顾忌名声和道义,不屑下流。就从这方面入手。”

    太尉着即补充:“代宗嫁齐国长公主于汾阳第六子。婚后夫妻育得一女,又嫁给时为德宗嫡孙的宪宗,即穆宗生母懿安皇后。惟今之计,先赌他愿为子仪。不妨让贤妃致书家中的时候顺口提一提。若克用有意,圣人可择一女,尚与克用长子。”

    嘶,你做我岳父,我又当你儿子岳父?

    “我与贤妃婚姻,数年来,仍有非议。而今跨辈,臣民是否会有微词?”圣人问道。

    司徒摇了摇头,道:“懿安皇后,德宗外甥女,顺宗之表妹。宪宗不但娶了,还是到郭府亲迎。前者,后者,哪样合乎礼法?礼法,目的在于维护社稷。不能,要之何用。”

    关系听起来复杂,其实简单。懿安皇后身上有二分之一的李氏血统,其母齐国长公主是代宗次女。按辈分懿安是宪宗的表姑母,结果宪宗在爷爷的命令下跑到姑奶奶家里把美丽的亲表姑母娶回了房,还造了一堆娃…

    比起这个,什么同姓通婚,继嫂子,不够看。

    是在下输了。

    如果和李克用各论各的,既当翁婿又当亲家,圣人不是不能接受,问题他女儿都还小。最大的平原公主也才九岁,和李存勖同龄。克用长子落落去年见过一面,半大小子了,拿谁尚?

    至于说把克用没出嫁的另一个女儿——小姨子朱邪妙薇娶给某个儿子……

    他睡吾思。

    小姨子和敬慎滚床单…

    圣人一窒。

    场面过于混乱。

    旁边的杜狐、杜光义听得满脸黑线,还没嫁人的杜黛君更是耳根子都红了。

    “此事,还需与太常卿苏公、宗正李公从长计议。”圣人不置可否。

    司徒点头说道:“其二,征郭、李故事。授天下兵马副元帅,中书令,他不是在打幽州么,直接把幽州给他,制兼振武、河东、大同、幽州、昭义五镇节度使。赐号尚父,派画工前往太原,为他画像凌烟阁,改封汾阳王。把郭子仪同时担任过的职务一概移给他。”

    太尉在床上翻了个身,道:“不可能打完朱温又和他打。有免于交恶、暂缓交恶的法子,便绝无不试之理。他既求名,自谓英雄,便以退为进,把他高高捧起。派人探探口风。若愿受,不管到底有没有从汾阳之心,也算贿买些时间。若讨价还价,要兼宣武、魏博、成德节度使,欲全河北之地,或固辞,则必有一战。还需谨慎施为,一边平叛,一边枕戈备战之。”

    圣人一语不发,在大脑中推演着。

    见状,司徒把袖一展,接口说:“最后一策就是且立贤妃为后。总之,平叛平叛,意在平息叛乱。而非平一叛,一人趁势而起,复为一叛。如果打掉朱温使我元气重伤而诸侯不弱反强,不如不打,慢慢磨,保全实力为上。”

    “另者,一定严加看管代王。”太尉探出头,盯着圣人,凝重警告道:“局势看似好转,实则暗流涌动,各方都在算计朝廷。一旦代王被盗出长安,偷回太原,则陛下被废为太上皇在于必定。将代王交给可以托付生死的女官、寺人。事有不谐,宁夭折而不可活,切勿妇人之仁…”

    一旁的杜狐、杜黛君、杜光义听得毛骨悚然。

    从来和蔼可亲的父亲,居然也能是个教唆圣人杀子的恶贼。

    天家有亲,亲到可以娶了表姑母。天家也无亲,无到父子不相容。

    “我好好想一想。”圣人缓缓站了起来。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只能靠自己。做好最坏打算,或许会是独自一个人的战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