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 弥儿的极南梦 (第2/3页)
说,原来做总理凭着一腔热情在做,现在做了几年极南区长后,感觉策略更重要。极南区,他以经济建设为载体,对原民族进行汉化,从现在来看,目标达成了。他派出了一个小组对极南各小区进行了评估,以南亚区为参照,感觉在汉化程度上已经与南亚相当了。现在入学的新生,都有了汉名。原来没有姓的民族学生,一般取李姓、朱姓和陈姓。当地人慢慢地适应了过汉族节日,民族节日只过几个重大的节日。爸爸去视察咯,在那些偏僻小城镇,也通用汉语与穿我们联合王国的服装。对了,棉儿妈妈带着她的那些姐妹,在极南区建了二十三家服装公司或织布厂。真不理解,大明前面怎么有这么多王徵妈妈那样的女孩。这次在万城区一个县城视察,我们家那个织布厂的厂长竟然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姑娘,按她们的排辈叫,当喊王妈妈奶奶。另外柳妈妈接来了两个还是三个当年在秦淮河边的姐妹,好像是出嫁了,现在丈夫过世了,那些老一辈的人都夸奖她们是才女,名气蛮大哦。
陈镝笑了一下说,原因之一是旧习俗,这点极南区的曼城也是重灾区,二是这个时代女孩比男孩多,大致是一倍以上。三是赌博导致的。有些人父母赌博输得家产全失,就将女儿甚至是妻子典卖出来。你柳妈妈与红莲妈妈就是这种情况。这是一个世界性恶习,不只是我们大明有,因此弥儿可以让手下的参谋班子考虑如何立法禁止。四是在传统习惯里,女孩经济不能独立,又没有继承家产的传统,有些家庭好一些,如你妈妈家,做女时就帮着置了山与田,你可能不清楚,你云爷爷在爸爸回古寨前两年吧,帮你妈妈置了一块山,离家里很远,全种上棕树,现在是你权民伯伯负责管理,每年割下的棕,可以结一万多根棕绳,能赚十两左右银子哦,够一家人生活一年。你如英妈妈家就更大气,德兴机场的那些山,全是你如英妈妈的,你淼妈与杨子妈妈的山就更多咯,但你两个连妈娘家就不行,家产只为男孩考虑。女子没有养身的财产,导致有些女孩出嫁后,如果被休,只能走这条路。
在接收极西区那段时间,你焦恒蕊妈妈有几个在宫里一块做事的宫女,因不能生孩子,被夫家休了,娘家又回不去,流落在京城,差点要自己将自己卖入青楼,联系上你恒蕊妈妈才接到伊犁做事,现在都结婚了,生了孩子,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因此一定坚持推行新生活运动,推行义务教育,让女孩走出家庭,进入生产领域或社会管理领域,经济上独立,人身才能真正独立。从前的朝廷呢,最希望的是百姓人身依附,以为这样就可以江山万年。底层家庭的儿子拼命读书,动力就在成为人上人,继而建立自己的依附群,导致我华夏子民读书不是为了推动种族进步与强大,其实失去了读书的意义。尤其喜欢玩文字游戏,一旦推崇一个古人,就在这个古人的思想里翻来覆去地穷辨析,其实一点用处没有。打个比喻,就是把这些读书人当作促织,放在一只盆子里,让它们相互咬,其他的人乐此不疲地围观叫喊,时不时投些草料喂喂这些虫子。全程无聊。
弥儿讲,上次红莲妈妈与她妹妹红菱阿姨过来休假,梅梅培了她们几天,回来梅梅学了一下红莲妈妈的悲惨少年故事,说得梅梅哭了起来。
陈镝说,红莲两姐妹就是父母参加赌博,输了个大窟窿,两夫妇投河了,债主追债到家,将她们两姐妹顶债,卖入青楼接客,你红莲妈妈当年十五岁,应该订了婆家,但出不起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债主将她送入青楼。红菱更造孽,只十三岁,接客三个月才来第一次月信。
后面吃的苦受的气就更多了。她们俩投奔到你王妈妈手下才少受很多气,但接客依然要接客,当年她们也只能做接客的事。
在曼城,也有不少童妓,就是十二三岁的女孩,这点一定强力禁止。非常不人道。
王妈妈说爸爸从不去青楼,怎么这样清楚呢。
这个呢一是读文章了解的,二是爸爸当年在京城顽劣年龄时,那些弟兄们讲的。爸爸当年在京城结交的弟兄,都是些富家子弟,好多是武官或富商家孩子,平日就放荡些,喝酒时就讲些这类掌故。
再一个大明和以前的朝代,越是繁华的地区,青楼业也越繁荣。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恶习流俗。在江南,那些大户人家做喜事,会公开将青楼女子邀请到府上陪重要客人。你虞妈娘家从前就邀请过你柳妈妈她们,你虞妈就是这样认识柳妈妈。我怀疑就是虞家娶你雨雨妈妈那回,不好意思问她们。她们也不好意思说了。
你在北美干过一段,应该知道,北美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