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人设崩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八章 人设崩塌 (第3/3页)

  当时父母还挺意外的,不明白怎么突然要提前走,但他们也没多问,现在傅晓峰才知道原来他们以为自己回法国是要和私会佳人……

    不过就算父母当时问了,傅晓峰也不会说实话。

    不光是没对父母说,傅晓峰也没有对任何其他人说这事儿。

    因为一旦说出去,他的人设可就崩塌啦!

    那个天才傅晓峰竟然要给自己偷偷加练?!

    当然人设崩塌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傅晓峰可不想让人以为他竟然会愿意为了王烈的梦想而拼命,更不想让王烈也这么认为……

    其实在这次国家队踢完比赛解散的时候,他是能清晰察觉出来队内的气氛发生了改变。

    绝大多数人的心好像已经飞到了一年后的世界杯赛场——这倒也正常,毕竟他们只要再赢一场,就铁定出线。

    不正常的是大多数球员在憧憬明年世界杯的时候,都是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或许真的让那个男人说对了,之前他们每次参加世界杯,好像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如此强烈的动力。他们只是为了参加世界杯而参加世界杯,仿佛能够参加世界杯就已经是终极目标了一样。

    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参加世界杯,2010年还缺席了一次,能够稳定参加世界杯距今也不过才七届。

    在亚洲范围内,日本、韩国、伊朗、沙特阿拉伯都比我们参加世界杯的历史更长,又有谁要拿世界杯冠军了?

    他并不是不渴望冠军,也不是失去了理想和咸鱼没什么区别,他认为自己只是更脚踏实地,清楚饭要一口一口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

    世界杯冠军是一个需要很多代人付出很多努力,前赴后继才能实现的目标。

    傅晓峰认为足球是一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运动。

    如果他是王烈,那么他会提出世界杯夺冠的目标,但他不会说一定要由我来完成。

    所谓“功成不必在我,但成功必定有我”。

    他认为这才是真正为中国足球考虑的做法,而王烈的那种行为在他看来,更像是想要让自己出风头而绑架全队。

    就一年时间,你说让所有人变强,所有人就得变强啊?

    你哪怕在二十三四岁的时候宣布这个目标呢?哪怕花十年甚至是十几年时间,来让大家和你一起成长,努力变强呢?

    一群志同道合,但性格各异的人被你这个队长团结在一起,踏上完成世界杯夺冠梦想的道路,中间经历波折风雨,但最后大家还是一起战斗到了最后时刻……就算最终没有能够实现梦想,这样的故事难道不燃不好看吗?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命令的语气和强迫的方式,把所有人强行绑在你的战车上,还只给了一年的时间来让所有人去实现你那个疯狂的想法。

    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可以无视所有客观的不利因素,以及主观懈怠,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情的训练机器啊?

    中国媒体和球迷们总是喜欢装模作样感慨什么“高兴的是中国足球有一个王烈,悲哀的是中国足球只有一个王烈”……

    每次看见这样的话,傅晓峰就很想喷回去:

    废话!说这些话的人让你们来像王烈那样练上一年,你们他妈的能坚持下来我就直播倒立吃屎!

    一个顶级巨星是那么容易冒出来的?

    能有一个就知足吧,还想人人都是王烈?

    不是我说,一支球队要真全都是王烈这样难伺候的大爷,那分分钟解散,上场根本赢不了,就是让人虐的。而且搞不好大家还能在比赛直播中看见队友内讧的好戏……

    但这些话他也只能在心里说一说,如果他真的在网上和球迷、媒体对喷,那麻烦可就大了,搞不好还得和国家队说再见。

    既然他对王烈的所作所为有这么多不满,那为什么他还是要冒着人设崩塌的风险偷偷跑回俱乐部来给自己加练呢?

    因为如果他在新战术体系下表现不好,是真会被何指导拿下的。

    他完全想不明白何指导为什么也要跟着王烈发疯。

    王烈那是因为明年世界杯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何指导你图什么?

    他倒是不在乎王烈的那个什么宏伟目标,可是如果新战术体系下,其他人都还能保住位置,就他自己不行了,那岂不是“缺谁谁尴尬”?

    傅晓峰将身体后仰,完全陷进柔软舒适的沙发里,然后长叹一声。

    ※※※

    注1:“娃头儿”:方言,对小辈的代称,但通常带有无奈和调侃的意味。

    “老汉儿”:方言,“爸爸”的意思。

    注2:“扑爬跟斗”:方言,有着急忙慌、连滚带爬之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