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8章 愿与大唐共讨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38章 愿与大唐共讨之! (第3/3页)

 李承乾终于开口了。

    他冷冷的俯视着那台下绝望的倭奴。

    土豆有了,贝加尔郡也有了。

    那不是正好可以送这些小矮子,去西伯利亚种土豆吗?

    “倭国使臣勿要再多言,倭王无道,孤甚恶之!”

    “回去告诉你们那位家主,还有你们的倭王,整备兵马,准备开战吧!”

    李承乾甚至于烂的找什么借口了,也不再提及对方伙同大唐贪官污吏走私军械之事,淡淡一句开战,让那倭国使臣瞬间一个天旋地转。

    当场晕死在了大殿之中。

    贞观七年十月末,时任肃州刺史回京述职的东莱郡公公孙武达,得朝廷调令,于河北道及江南道调集各府兵马,由登州海军统兵刘仁轨担任副帅,共讨倭国。

    消息一出来,兵部各个官员,凡是能够在东征倭国的事情上插上手的官员,府邸门槛都要被踏碎了。

    皆是各种想方设法送礼,企图能够加入这场东征的人。

    军功啊!

    该死的吐蕃,连一点反抗都不敢有,城头旗帜一换,就成了他们大唐的藏原道。

    可是让不少盼着等着开战的将士们,沮丧了许久。

    如今又是摆在面前的军功,哪能不争不抢?

    而就在大唐这边沿海各道,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东征的时候,稀稀拉拉的一支马车队伍,也是驶出了长安。

    张亮坐在马车之中,一身素色棉衣,整个人都明显苍老了一大截。

    经过百官一场场激烈的争吵,太子终究还是一锤定音,决定了他的处罚结果。

    涉案的五百养子及其亲眷,共计千余人,尽数斩首,家产抄没。

    所有涉案江南道、河北道、洛阳、长安大小主官,共计七百余人。

    验明正身,交于锦衣卫剥皮实草,以儆效尤。

    勋国公张亮,御下不严,亦有收取赃款之实证,且经过皇帝上书作证府中兵甲皆为皇帝私下所赐,念及当年之功,褫夺国公,罚没家产,贬为庶人。

    流放剑南道。

    “呜呜呜,谢殿下,多谢太子殿下圣恩啊!”

    张亮老泪纵横,好在一家子命是保住了,而且自家老大也并没有就此放弃他。

    说是流放剑南道,实际上就是转而送他去投奔如今的剑南道“土皇帝”李世民。

    只要诚心改过,以他的本事,并不是没有可能东山再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