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你就是不懂录音的基本原理!” (第2/3页)
有作家、画家、雕塑家……
摩根的声音低沉下来,变得富有磁性:“我们的基金会如同精密运作的艺术孵化器,已建立覆盖亚太地区的12个国家和32座城市的协作网络。
我们不仅会为每位合作艺术家提供参加拍卖会的机会,还会为他们提供专属策展团队及每年两次的国际驻地机会。
此刻,请允许我分享几个振奋人心的数字——过去18个月,基金会促成142场专题展览,作品进入23家顶级美术馆永久馆藏……”
话刚刚说到这里,只听现场的音箱里传来尖锐的爆鸣声,然后就是一串电磁杂音。
紧接着只听摩根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场地:
“相信张潮这次翻不了身了……”
“会让张潮从此跌落神坛,再也没有翻身机会。”
“你确实比我们更懂中国的‘政治正确’。”
“先试探性地批判一下张潮的观点,尤其是他表现出来的那种狭隘、自私、封闭的文化观念。”
……
站在台上的约翰·摩根人都懵了,回头看向后台,但是那里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
他只能扯着嗓子喊道:“关掉!赶紧关掉!”
台下的小开、名媛,还有各位新锐艺术家们也慌了。
他们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张潮」的名字还是如雷贯耳的,多多少少也知道他最近受到攻击这事。
难道这事是台上这位道貌岸然的摩根先生搞/做的?
众人一时间都有些恍惚。但是他们的嗅觉还是一等一的灵敏,发觉情况不对,就开始默默地做着离开这里的准备。
现场采访的记者仿佛一下子收到了什么讯号,立刻警醒地将自己的长枪短炮对准了台上的摩根。
其中一个人高马大的年轻记者更是一马当先,抢先把话筒杵到摩根面前,问道:“请问摩根先生,有可靠的消息源指出,你就是《21世纪中国科技的至暗之日》作者,是真的吗?”
摩根瞪着眼前戴着口罩和茶色墨镜的记者,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现在的形势紧急,已经不容他再多想,只能本能地道:“不是,不是我!”
这时另一个记者挤了过来,抢着问道:“刚刚的录音当中明明就是您的声音,您亲口承认了这一点!”
这时候现场的音箱里适时地传来他的声音:
“这篇文章,就是我今年最好的工作成果!”
“我相信,这篇文章一定能让张潮从此消失在公众视野!”
摩根知道今天的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再不离开,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但是他还来不及动作,只见会场里又涌进来一大堆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舞台围了个水泄不通。
加上记者几乎都逼到了他的身边,完全没有给他任何可以离开的空间。
摩根知道现在关系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甚至还有自己的自由,所以尽量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他艰难地在记者的簇拥中开口道:“大家不要相信,那些录音是伪造的!
我是有身份的人,这些都是污蔑!污蔑!我要报警!”
这时候一个义正辞严的声音从人群中传了过来:“这些录音是真的!我来证明!”
摩根听到声音,悬着的心终于是死了。
只见记者们让开一条道,一个头发灰白、相貌儒雅的中年男人昂首挺胸地走了过来,很快就站到了摩根的对面。
摩根的脸都绿了,因为这个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对他毕恭毕敬的林楚生。
林楚生笑着对摩根道:“摩根先生,别来无恙!”
摩根在录音刚刚开始播放的时候就怀疑是林楚生方面出事了,因为放的全部都是他和林楚生的对话,只不过林楚生的声音被剪掉了而已。
他起初以为是自己和林楚生的接触被监视了。
但现在来看,林楚生应该是“叛变”了!
只是他想不通,林楚生把他曝光了,不是连带自己都陷进去了吗?他凭什么能置身事外?
林楚生明显不想和他多说什么,转过身向着记者们道:“各位记者朋友,相信你们当中有一些人认识我,我是林楚生,《南国都市报》的一位老编辑。”
记者们中响起了一阵“嗡嗡”的讨论声,但很快安静了下来。
林楚生接着道:“今天我会站在这里,主要就是为了向大家揭发一个阴谋——
这位来自美国的先生,约翰·摩根!”林楚生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指向了摩根:
“表面上是一位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