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9章 都是张潮惹的祸(月底求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59章 都是张潮惹的祸(月底求票!) (第3/3页)

校目前的路显然已经走偏了!

    当年西南联大的中文系主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都说过这么一句话:“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后来燕大中文系系主任杨晦、复大中文系主任朱东润都说过类似的话。

    且不论这句话说的是不是偏激了,至少也说明培养作家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所县城的普通中学该考虑的事。

    这么下去,三中的学生其实是很危险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怀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企望复制张潮的奇迹!

    这和看到别人买彩票中了头奖,自己就倾家荡产也去买有什么区别?

    自己要是按照周校长给的主题上台大讲一通自己怎么写、怎么得奖、拿了多少版税……那不是火上浇油,然后把学弟学妹们往里面推吗?

    想到这里,张潮再也坐不住了,他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拨通了一个号码……

    没多久,一道倩影出现在奶茶店门口,顾盼一下就看到了张潮,连忙挥手示意。张潮也看到她了,赶忙站起来,把对方迎了进来:

    “张老师,好久不见!您还是这么漂亮!”

    来的人正是张潮的语文老师张婷。两年多不见,“婷美”老师依然风韵不减当年,只是眼角眉梢比以往更多了几分成熟。

    两人寒暄过后,张潮先试探地问道:“我看周主任都当校长了——学校里人事变化挺大啊。”

    张婷点头道:“是啊,教研组的顾组长现在也已经是教务处主任了。”

    张潮笑道:“那您有没有高升?现在当教研组组长了?”

    张婷摇摇头,平静地说:“我还是普通老师,每天就是备课、上课,组长什么的……”话并没有说完,似乎是找不到合适的表达,于是就吸了一口奶茶。

    张潮惊讶道:“不会吧……”随即又笑道:“看来是我这个学生不够给力啊。”

    张婷叹了口气,良久才悠悠地道:“恰恰是因为你‘太给力’了,我才选择继续做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

    张潮接着问道:“能详细说说看吗?”

    张婷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现在的三中,和你在的时候很不一样。你刚成名的时候,大家都把你当成一个偶然,类似于学校摸到奖了。

    但是第二年开始,随着你的名气越来越大,参加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而且产生的基本都是正面影响,领导的想法和学校的风气就越来越不一样。

    不仅你原来用过的电脑进了校史馆。你之前在教室里的座位、在宿舍的床位,都被学校‘原地封存’起来了。县、市教育部门、文化部门领导也时不时来考察,更助长了这种风气。

    去年挂了‘小作家摇篮学校’的牌子以后,还专门搞了一个‘写作特色班’,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培养他们做第二个你。

    领导想让我做这个班主任,我说‘张潮不是我培养出来的,我也不会培养作家’——然后就……”

    说到这里,张婷苦涩又释然地笑了一下,接着道:“反正我现在就是个普通的语文老师,也只能教普通的学生。至于学校领导怎么想、怎么做,我干预不了。”

    张潮没想到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不过仔细想想看也正常——其他学校不是没有出过作家,但是要么就是成名在毕业以后,与普通学生的距离较远;要么就是有一些负面影响,不便于大肆宣传。

    像他这样求学期间就声名鹊起,除了偏科以外就没有别的大瑕疵的“优质偶像”,实在太少了。也难怪领导们要上头。

    不过张潮还有一个疑问——“搞写作特色班也是要出成绩的吧,作家又不是谁想当就当,得有作品发表啊。”

    张婷道:“省里有几家报纸都有‘作文园地’‘花地新苗’这样的栏目,本来就需要稿子。领导和他们打好了关系,不少同学写得很一般的作文都能发在上面。

    这种发表就是闹着玩的,但是哄家长、哄学生就够了。”

    张潮恍然,又问道:“这两年高考成绩怎么样?”这是一条硬杠杆,没有领导会拿这来开玩笑。

    张婷道:“自从你以后,学生的生源变好了一些,不少偏文科又喜欢文学的同学,成绩够得上一中,却会主动报考我们。这不看你名气进来的同学们今年6月份才高考呢!”

    张潮问道:“你看好他们吗?”

    张婷没有说话,但默默地摇了摇头。

    张潮使劲儿一啜吸管,把剩下的奶茶喝掉,对张婷道:“张老师,谢谢你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我。我大概知道过两天的讲座要说什么了。”

    张婷看着他,欲言又止,最后轻声道:“其实爱文学、爱写作没什么不好。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其他的爱好和特长了……”

    张潮郑重地点点头,向张婷承诺道:“张老师,既然‘祸’是我惹出来的,那就让我来解决!您放心!”

    (两章合一,求月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