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八十二章 风波即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八十二章 风波即起 (第2/3页)

,不可铺张,不可动用国库,京畿与各地官府不准借丧事搜刮民脂,增赋加税。”

    赵孝骞心头一震。

    赵煦临终前居然将他划入治丧的成员,这个任命看似普通,实则很不一般。

    自古为大行皇帝治丧的官员,必是功高显赫,或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赵煦将他划入治丧的官员名单里,是他最后一次抬捧自己。

    思忖许久,赵孝骞缓缓道:“臣还年轻,对治丧礼仪不甚明了,若需要臣做什么,太后请尽管吩咐臣。”

    太后淡淡地道:“治丧不过挂名罢了,具体事宜自有礼部和宗正寺官员操持,本宫亦不便过多露面,接下来便要辛苦两位了。”

    赵孝骞和章惇齐声应是。

    向太后顿了顿,有意无意地瞥了章惇一眼,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宫中治丧之时,也请两位召集朝臣,商议新君人选。”

    不觉加重了语气,太后的针对性更加明显:“所议之人选,必须合乎祖制,自古长幼嫡庶,礼法规矩森严,还望二位禀此而为,切莫违了祖制。”

    章惇阖目捋须的动作突然一顿,片刻后,继续捋须,眼睛仍未睁开。

    赵孝骞不解道:“太后,臣人微言轻,怎可妄议新君人选?”

    久不出声的章惇黯然道:“官家临终前有遗言,说子安对大宋社稷有大功,既是皇族宗亲之后,又是社稷砥柱功臣,新君之选,子安理应参与商议。”

    赵孝骞沉声道:“官家临终前,没有留下遗诏,指定新君人选吗?”

    太后和章惇同时黯然摇头。

    “本宫问了官家,他却抿嘴不言,也不知是当时已神志不清,还是不愿提名。”

    赵孝骞再次沉默,心头又是一酸。

    新君人选的事,赵煦直到最后终究还处于矛盾之中,直到死去也没做出最后的决定,只能将这个问题留给后人。

    “宫人已开始布置灵堂法事,今夜我等便为大行皇帝守灵,天亮后再换礼部官员便是。”向太后缓缓道。

    三人简单商议了一下丧事流程后,向太后便吩咐宫人移驾福宁殿。

    太后乘坐凤銮,赵孝骞和章惇并肩紧跟在后。

    行走在深宫中,章惇瞥了一眼前方的太后銮驾,低声道:“子安,新君人选你怎么说?”

    赵孝骞看了他一眼,道:“章相公还是坚决反对端王即位?”

    章惇点头:“不错,事关大宋国运,也关乎新政是否继续推行,端王不可即位,否则大宋这几年刚有起色的新政,恐又复废矣。”

    赵孝骞却叹道:“可是章相公就算支持简王,他也不见得答应继续推行新政,我观简王性情,此人极度自我,做事只凭自己的喜恶,他若即位,新政怕也是艰难重重。”

    章惇神情露出几分不甘,咬牙道:“老夫只要在朝堂一日,纵是忍辱负重,也要将新政推行下去,纵死不悔。”

    赵孝骞深深地注视着他。

    有些人,是真的凭着理想信念而活,章惇的信念便是新政。

    新政的好坏对错且不论,至少章惇的这股坚韧的精神,已值得赵孝骞钦佩了。

    见赵孝骞沉默不表态,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