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八章 设县迁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八章 设县迁民 (第2/3页)

 赵孝骞也不勉强,这个年代的阶级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像葛老丈这样的百姓,确实对权贵有一种天生的敬畏与惶恐。

    于是赵孝骞搀扶着葛老丈坐在堂外的石阶上,他也毫不讲究,一屁股坐下来,与葛老丈并肩。

    袅袅很懂事,急忙令下人搬来一张矮桌放在二人面前,矮桌上准备了茶水。

    赵孝骞皱眉,挥了挥手道:“清汤寡水有啥意思,再让人上点心,厚实量大管饱的。”

    下人很快便端来了几样碟子,上面摆满了几个细面馍,酸咸菜,大菜包等等,果真是量大管饱。

    赵孝骞到底还是了解底层百姓,葛老丈果然两眼一亮,喉头不自觉地蠕动了几下。

    赵孝骞抓起一个大菜包塞到葛老丈手里,自己也取过一只,大口大口地吃着。

    葛老丈见郡王殿下都动嘴了,终于不再拘谨,也跟着大口吃了起来。

    赵孝骞一边吃,眼中一边带着笑意,不知为何,今日这大菜包吃起来格外香。

    葛老丈也吭哧吭哧吃得欢,本来小心翼翼的,但赵孝骞看起来没有任何权贵的架子,态度亲切得就像村里的邻居似的,葛老丈也就渐渐放开了一点。

    袅袅在旁边站了一会儿,美眸柔情地看着官人与葛老丈坐在石阶上边吃边聊,表情渐渐自豪。

    官人果然与别的权贵不一样呢,他对百姓更充满了悲悯,像菩萨。

    “葛老丈,最近村庄的日子怎样?当地的保甲和县衙差役是否还向你们农户收赋?”赵孝骞笑吟吟地问道。

    葛老丈憨厚地笑:“不收了,不收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听村里的先生说,朝廷免真定府三年赋税,三年里一粒粮食都不用交。”

    “好像府衙里还有专门的差官下来乡村巡视,不定期地问咱们农户有没有被收赋,县里的官员们都不敢动弹,生怕被拿了话柄治罪。”

    赵孝骞哈哈一笑,所谓的府衙差官下去巡视,其实是皇城司所属,是赵孝骞亲自委派的。

    三年免赋的政策要落实下去,真定府辖下九县,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监察部门,原本地方监察部门是提举司和提刑司。

    但赵孝骞对本地官员实在不大信任,他自己本就是官场中人,深知官场欺上瞒下的花样手段,如此只好动用皇城司不定时地巡视辖下九县村庄。

    皇城司是直属皇帝的,而且是独立于所有官衙之外的部门,与地方官员没有太深的利益牵扯,动用皇城司监察朝廷政策的落实情况,虽说不可长久使之,但三年时间也够了。

    “三年免赋的时间,不算太长,但也够农户们有喘息之机,这三年里你们好好种地,富余的粮食囤起来,以应付荒年灾年,或是换成银钱存着,咱们有句俗话不是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吗。”

    葛老丈两眼一亮,笑道:“不愧是读过书的贵人,说话就是不一样,没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道中咱们农户的心思。”

    赵孝骞笑道:“当初我去你们村子曾经说过,再给我一点时间,兴许会给你们一个有盼头的日子,现在我算不算做到了?”

    葛老丈当即起身,双膝一软又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