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四章 归家团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四章 归家团聚 (第2/3页)

死了,你们向谁收税去,你们如何中饱私囊吃喝玩乐?农户家养猪都知道把猪养肥了再杀,朝堂诸公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苏轼仿佛明白了什么,道:“所以,子安贤弟在汴京时,一直游离于新党和旧党之外,无心插手参与,就是因为你两边都看不上,你有你自己的道?”

    “‘道’这个字,太正式,我一个凡夫俗子,哪来的‘道’?我只不过凭本心做人做事,朝廷的新法也好,旧法也好,都有伤害百姓的地方,在我眼里,新法旧法都是一丘之貉,我何必插手参与?”

    苏轼沉默许久,突然朝赵孝骞长揖一礼:“愚兄今日受教了,多谢贤弟点拨。”

    “子瞻先生曾经是旧党一员,对新法颇为反对,今日是否改变了想法?”赵孝骞笑问道。

    苏轼点头:“确实改变了许多,其实所谓的新法旧法,不如无法。”

    指了指四周的繁华景象,苏轼叹道:“黎民若无赋税,将是何等的自在从容,日子过得何等的惬意。”

    赵孝骞叹道:“免赋只有三年,朝廷更不可能对整个天下免赋,毕竟一个国家要运转,是必须要收税的。”

    苏轼道:“所以,老夫认为不能再纠结于所谓的新法旧法,应该让那些良知尚存的朝臣们到地方上任职几年,看看地方的疾苦,亲身体验新法旧法的优劣之处,回到汴京后再集思广益,制出一部完善的,对朝廷对百姓皆有益的法。”

    赵孝骞笑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至少是个不错的想法,愚弟赞同。”

    不知不觉,一行人走到赵孝骞的宅邸外。

    宅邸是新买的五进豪宅,门楣上高高挂着牌匾,上面写着“河间郡王府”,门前禁军分列两排,雁形排开。

    见赵孝骞一行人到来,禁军辨认之后,顿时大喜,纷纷躬身抱拳拜见。

    伶俐的禁军飞身跑进门内,向家里的三位主母通报去了。

    苏轼打量着门楣,叹道:“这是你的府邸?”

    “不错,够气派吧?”赵孝骞眨眼。

    苏轼叹道:“倒是不弱郡王之名。”

    “跟汴京的各大王府比起来,已经算寒酸了,子瞻先生,请。”

    二人并肩入内,刚走出照壁,迎面一阵香风拂面,三具温香软玉的身子贴了上来,袅袅和俩日本姐妹泪眼婆娑。

    “官人——”

    一旁的苏轼尴尬地咳了咳,很有风度地转身,假装看风景。

    袅袅三女却不顾别人的目光,使劲往赵孝骞怀里钻。

    “官人这一走又是俩月,如此狠心丢下我们姐妹么?”袅袅伏在他胸膛,满腹相思不知如何倾泄,狠狠一口咬在他的肩头。

    “松嘴!”赵孝骞疼得两眼睁大:“我特么是美食么,一见面就咬。”

    四人抱成一团,重逢的画面有点怪,人多了一点。

    良久,赵孝骞才引见一旁回避的苏轼。

    俩日本姐妹面对宋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明明也算是日本皇室苗裔,出身够尊贵了,但在大宋的官员名士面前,却小心翼翼忐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