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军姗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军姗姗 (第2/3页)

马腿!”张嵘暴喝,手中的棹刀一扬,一马当先便朝辽骑冲去。

    一眼看清敌我双方的优劣势之后,张嵘的判断非常精准且正确,这种狭窄山路上的遭遇战是不可能骑兵对冲的,先把辽军逼下马才有胜率。

    其余的宋军见将军身先士卒,将士们更是兴奋地跟随,这种地形也就不管什么列阵了,全都一窝蜂涌上,与辽骑展开近身厮杀。

    双方从遭遇到厮杀,几乎只在瞬间,当然,并没有出现见面后互相辩论是非,互相讨论你伏击偷袭我是否违背道德之类的狗血画面。

    真正的两军交锋,无论规模大小,都是见面就干,一句废话都没有,眨眼间便是你死我活,以命换命。

    宋军的人数明显少于辽军,又是在这种毫无取巧可言的山路上,纯粹只能靠拼命。

    也幸好这支宋军是龙卫营将士,常年跟随赵孝骞取得多次胜利,整支军队的军心士气都已养成,成为大宋名副其实的精兵悍将,遭遇数倍于己的辽军时才没有崩溃,明知不敌仍然咬牙硬拼。

    如今的弱宋,或许还是弱宋。

    但如今的龙卫营绝不弱。

    交锋之后,宋军很快落入下风,折损非常高,五百人的队伍已然有百余人战死。

    而辽军仍从前方山路的拐角源源不断地补充,继续厮杀。

    苏轼被龙卫营将士硬拽向后方,他们都不允许苏轼犯险,直到此刻,龙卫营将士仍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他们是来保护苏轼的,如果任务实在无法完成,那么苏轼也必须是最后一个赴死。

    眼看着将士们在他眼前一个个冲锋,挥刀,战死,惨叫着倒在血泊中,苏轼浑身发抖,不停地挣扎。

    此时的他,已不在乎什么身份和地位,更忘记了自己是名满天下的文豪。在两军交战的阵前,他也不过是个愿意为国赴死的普通老卒。

    “有死而已,何故拦我?放开!”苏轼挣扎怒喝。

    两名龙卫营将士充耳不闻,使劲拽着他往后方撤退。

    苏轼再激愤,终究已是花甲之年的文人,力气远不如拽着他的年轻将士。

    将他拽到队伍的后方,前面的厮杀惨叫声都小了很多,两名年轻的将士才放开他。

    其中一名年轻将士朝苏轼咧嘴一笑,指了指后方路边的密林,道:“苏学士,咱们怕是拦不住辽狗了,更护不住您的周全,委屈您从旁边的密林里逃出去……”

    “出了密林后不要停步,一直往南跑,郡王殿下定遣兵马接应,能不能活命全看您的运气了。”

    说着两名将士互视一眼,又朝苏轼笑了笑,笑容平静且无畏,二人躬身朝他行了一礼,转身便握紧了刀柄,义无反顾地冲进了厮杀的人群中。

    几乎是须臾之间,苏轼瞋目裂眦地看见,两名年轻的将士被辽军戳中了胸口,抹了脖子,倒在血泊中抽搐。

    这一幕落入苏轼的眼中,苏轼攥紧了拳,牙齿咬得格格响,双眼赤红,悲痛欲绝。

    至死,他仍不知这两名年轻将士的姓名,可他们赴死时的决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