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四章 理财祖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四章 理财祖宗 (第2/3页)

他交朋友。

    “苏学士认为这次回京,可能又会被贬?”赵孝骞斟着茶水问道。

    苏轼端杯饮尽,露出享受的表情,淡淡地道:“庙堂之高,高不可问,江湖之远,随遇而安。无论朝廷如何处置老夫,老夫接下便是。”

    赵孝骞微笑,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苏轼可能真要去海南岛住海景房了。

    章惇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莫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挖绝户坟都算他宽宏大量了。

    对曾经的旧党风云人物,章惇可不管他是什么文坛领袖,该整则整,该弄死便弄死,他的眼里没有领袖,只有罪人。

    深深地注视着苏轼,赵孝骞的眼里也有光。

    前世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福,赵孝骞的语文成绩还算不错,不过他太讨厌课本里的朗读并背诵全文。

    除了有限的几位古人的诗词,其中就有苏轼和李白。

    苏轼的词,读来有一种看透世情的洒脱和豪迈,也有几分年华不再,报国无门的悲怆,读来总令人感到怅然。

    可以说,苏轼算是赵孝骞的偶像了。

    粉丝对偶像,首先要尊重,其次,趁着见到活的了,能薅的尽量薅,千万不要矜持,持则生变。

    不谈沉重的庙堂话题,赵孝骞当即命人取来纸笔。

    很快下人将纸笔送来凉亭,赵孝骞将它铺在石桌上,苏轼笑道:“久仰赵半阙之才名,阁下诸多词作里,老夫犹喜‘沙场秋点兵’那句,莫非世子今日打算泼墨挥毫赠老夫?”

    赵孝骞笑道:“苏学士恰好说反了,是小子打算请苏学士泼墨赠予小子,随便写点啥都成,重要的是落款一定要写赠予我,写全名……”

    苏轼呆怔:“你想让老夫现作一阙?”

    “小子怎会如此为难苏学士,随便写点啥,您以前的旧作也行,比如那首‘大江东去’,又或者‘千里共婵娟’,小子特别喜欢。”

    苏轼的性格倒是洒脱,让他写就写,再说文人之间互相馈赠自己的作品,也正是文人聚会的应有之义。

    于是苏轼提笔就写,把曾经的得意之作写了两首,就照赵孝骞说的,一首大江东去,一首明月几时有。

    一笔龙飞凤舞的行楷洋洋洒洒,字如其人,苏轼的字也是分外俊秀灵动,又带着几分阅历半生的老练,看起来赏心悦目。

    重要的是,落款处果然题上了赠汴京安乐郡公赵子安。

    赵孝骞不由大喜,搓着手兴奋不已。

    不愧是偶像,粉丝的要求从来不拒绝,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