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鸡皮疙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鸡皮疙瘩 (第1/3页)

    影视作品如何引起观众情绪上的共鸣,是门学问。

    《战狼》利用了爱国主义情绪和民族自豪感。

    《小时代》利用了年轻男女对“上层”奢糜生活的向往。

    而《叶问》系列,从始至终,都在利用一种更朴素的方式,来与观众产生共鸣。

    那就是恨!

    千年列强一笔带过,百年耻辱大书特书,这就是华夏的历史观。

    几千年来,史官对民族胜利的书写,往往只有几个字,能提到时间,地点,外加斩敌多少,已经是对敌人莫大的尊重。

    而历史上的每一场惨败,其记录恨不得细致到几分几秒。

    老中一般不记仇,因为有仇的都被灭了。

    并且按照商周,以及五代十国和五胡乱华的规矩,是真的“肉体毁灭”,而且敌人的肉体都不浪费。

    恐虐来了都得直呼内行。

    所以对鬼子来说,好消息是华夏已经不流行筑京观了。

    这种历史观,与西方掩藏失败史,大书光辉胜利史的习惯完全相反。

    也因为这个习惯,不少西方学者,甚至连马斯克这位来过华夏几次的企业家都发现。

    华夏其实根本不在乎世界上的外部压力,只关注内部压力。

    因为历代中原王朝都是因为内部问题而消亡的。

    这种向内观察,外加特别注重失败史的文化传统,带来了一种对外敌极其“小心眼”的文化传统。

    照周边国家,如天竺,猴子,棒子的想法,你欺负了咱们几千年,被人欺负一百多年就受不了了?

    而且你不又崛起了。

    受不了,一点气都受不了。

    按照华夏传统,八国联军这帮货的国家还好端端的存在于世,那就叫对不起列祖列宗。

    换做汉武帝,唐玄宗,应该要马踏富士山,抓女王来跳舞,落基山脉封禅,这事才算了结。

    在这些目标达成前,华夏民族的集体恨意,刻在每一本历史教材中。

    这事便简单了,《叶问》系列只要每一部都找来“外敌”当反派,就能轻易激起观众的共鸣。

    原本叶伟性几人设计剧本时,想过要不要延续第一部对鬼子的剧情。

    因为很成功,老百姓见到打鬼子就爱看。

    给过张远初稿,他看完后想否决。

    可还没来得及联系,对方自己就改了。

    因为最近中日关系缓和,他们自己觉得可能会造成过审压力。

    张远便放心了,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好。

    选择不列颠人作为反派,在香江并不稀奇。

    那个年代的港英政府有多不做人,老香江都知道。

    《跛豪》,《五亿探长雷洛传》中,都有描写警方的洋人长官才是最贪的那位。

    但同时,又有惹谁都不能惹洋人的共识。

    这就造成了香江人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

    他们讨厌不列颠佬,但又怕他们。

    部分人又由怕,转成了崇拜,向往,颇有种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病理性心态。

    因此,拍摄米基洛克扮演的不列颠拳王龙卷风的戏份时,剧组的香江工作人员非常带劲。

    可张远和米基老哥休息时说些不列颠佬的坏话时,他们又很纠结。

    更难受的是,一个是好莱坞影帝,一个是投资人,还哪个都惹不起。

    没人敢上来阻止,让他们别说了。

    就只能听着,最多假装听不懂英文。

    因为他们这样,张远还把这事当做了工作之余的乐趣。

    就喜欢看他们难受的样子。

    你难受,说明思想有问题,错的是你。

    大陆工作人员都笑的可开心了。

    而且通过嘲笑不列颠佬,米基洛克这位“恨国党”也在蓄势。

    不断增加自己对不列颠人的厌恶,以至于在表演时精彩万分,要多讨厌有多讨厌。

    演反派,这老哥在毁容后是一绝!

    只是苦了和他对动作戏的演员。

    张远还好些,整个剧组就属他抗揍加体能好。

    黄小明就惨了。

    他拍的本就是挨打戏。

    港英政府高管组织拳赛,华夏武行上台表演被龙卷风嘲笑,从而引发了台上的大乱斗。

    黄小明饰演的黄粱被一拳击中面门,当场倒地。

    剧情是这么设计的。

    张远记得,前世那位龙卷风的表演风格有点“甲亢”,就是全程喷口水,张大嘴表情动作都浮夸的挑衅华夏众人。

    虽然浮夸,可抗日神剧都有人看,问题不大。

    可米基洛克到底是影帝,他不会搞这种。

    充满蔑视的冷笑,摇晃脖子以示实力,说话时的语气节奏,各种安排设计都显得非常老练。

    塑造出了一位疯狂,更有深度的反派形象,而不是一位脑子里都是肌肉的武疯子。

    那种自眼底散发出的轻蔑,这种眼神把握之精准,张远现场看了都服。

    没白请!

    不光能增添影片话题度,尤其是西方市场的知名度,还提高了作品的表演水准。

    而且这老哥是真正的拳击手,90年代就年薪百万的那种高手。

    一上擂台,拳头虎虎生风,张远都得避其锋芒。

    也有楞的,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