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固节驿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八章 固节驿站 (第3/3页)

橘色的阳光洒遍整个后院,越过半人多高的扶栏,像是在走廊上铺上一条金色毯子。

    任博安驻足眺望了几眼,远处田野连陌,群山结聚,村舍散落在山峦丛林间,一切都被染成橘色。

    炊烟袅袅,给这幅橘色的山水画轻抹了几笔。

    不到十分钟,舒友良一行人在一楼餐厅里坐下,分坐两桌。

    任博安办好入住手续上楼前,就点了两桌四菜一汤标准餐。

    人一落座,伙计很有眼力,一边摆好碗筷,一边招呼上菜。

    此时餐厅十几张桌子坐满了人,舒友良一行人刚坐下没两分钟,就没位了。

    后来的客官被请到一楼柜台旁的休息区候着,等桌子空出来。

    在座的都是南来北往的人,有如舒友良一样出公差的官家人,有做买卖的商人,有各厂矿公司的采购员,有游学的学子,有回乡探亲的军人、工人和海员

    操着南腔北调,说着各地发生的新鲜事,发表着自己的感慨。嘻嘻哈哈、说说笑笑,整个餐厅就像煮沸的水壶,热闹非凡。

    有位商人说着山东口音:“这官道现在是越来越好走了。我坐船直抵金州港,转陆路到辽阳。然后又从辽阳走官道到这,一路上居然没有遇到一处海贼山匪。”

    他的同伴笑了,“怎么,你还想着遇到这些棒槌?”

    “开玩笑,出门在外,谁想遇到这些恶鬼?只是我想不到,才几年功夫,水陆两路都肃靖得这么干净。

    海路肃静,我能理解。

    咱大明的水师那是没得说,这十年来回扫荡,海贼早就绝了迹。可是陆路也这么肃靖,那真是让人想不到。”

    “你走的是京畿官道,京师旁边,肯定安宁肃靖。”

    “不,不止京畿官道,辽东辽西官道也肃靖。

    这两条路我十几年前跟着老东家走过。好家伙,那真是三步一匪,五步一盗,防不胜防,折了三位老伙计的性命,我和老东家的半条命也留在那。

    后来十来年都不敢走那边。

    这回是听人说,那边肃靖太平,我才敢壮着胆子走一趟。

    好家伙,一路上除了遇到几个毛贼,天下太平!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邻桌的人说着淮西口音说道:“我看啊,这是朝廷恩威并施。一边是官兵来回的清剿,什么山贼、盗匪,敢冒头就派兵去打。

    另一边百姓们日子好过了,朝廷从宗室、勋贵把田地拿出来,还有侵占的卫所田,都分了下来。好多百姓都被编到农垦局,分到田地。

    还有那么多厂矿拼命招人,连妇人老人都能找到活干,挣钱养活自己。

    一边是抓到就要杀头,一边是大把的活路,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怎么选了。”

    “没错,老百姓只要有口活路,谁愿意落草为寇。”

    邻桌一人说着山西口音,“还有啊,朝廷把这驿站改得好。

    这官道修宽了许多,又平又直。然后驿卒卫所改运输公司,开通往来马车。官道上日夜还有警卫军骑兵来回巡逻,即方便又安全。

    还有这驿站,进来时大家都看到的,里外两重门哨,谁看了不觉得心安?”

    众人纷纷赞同。

    “是啊,以前出门都是提着脑袋,不仅吃苦累人,还要担着性命安危。现在好了,有钱走遍天下!”

    “哈哈,对,现在只要有钱就好办事。”

    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一位游学的学子鼻子一哼,“哼,世风日下,世人全钻到钱眼里去了,人心不古啊!”

    对于这种酸溜溜的牢骚,大家只是对视一笑,就像听到蝈蝈蛐蛐叫一般。

    “为什么不能用!”

    餐厅一角有人在怒斥着,众人纷纷转头看去。

    只见一位青衫小帽的男仆,不到二十岁,扬着一张纸,大声怒吼着。

    他旁边是一位身穿襕衫锦袍,头戴儒巾的年轻男子,满脸通红,神情不虞。

    那男仆一连三吼道:“还有没有王法!固节驿站还是不是大明驿站,还归不归兵部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