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翁尼维阿 (第2/3页)
怎么还搞出了论战这一套了?
“该死的歇利,居然抱着圣柜跳入了冬天的纳洛河里,如今尸体是找到了,可圣柜却不知去哪儿了。”
格兰迪瓦砸了一下桌子,将墨水瓶震的往起一跳,溅出了好几滴墨点。
如果圣柜还在的话,他完全不用走这一遭麻烦,直接宣布“登基啦!”就行。
“这是殿下的命令?”
“这是殿下和宰相大人共同的命令。”格兰迪瓦看着手下的这些幕僚们,“怎么样?议一下吧。”
尽管格兰迪瓦是政治作秀出身,但没有足够的神学水平,他连作秀的资格都没有。
他很清楚,帝国神学早就进入死胡同了。
如今的这种神学辩论,向来是辩不出所以然的。
帝国历史曾经多次经历大衰退与大混战,无数信史与经书正典都流散在战乱中了。
后来为了统治方便以及教会自救,各地的学者与主教都在假托古人的名义偷偷写伪书。
更有甚者,对经文内容增删几个词语就能出现截然相反的含义。
外加古今异义的词汇以及传抄中的错误,导致现存经文中的圣主经常左脑攻击右脑。
比如现在霍恩的圣道派神学中基石理论的“自由权”问题,在现存经书中就有完全不同的几种说法。
一会儿在《圣兰良行传》肯定奴隶制说“自愿为奴者在新千年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自由。”
一会儿又在《圣扬德行传》中说“你们在帝国时都曾经为奴隶,所以你们不可卖为奴隶。”
在这种问题上,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公会议几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像上一次大公会议,都是1270年限制“疑经”活动的会议了。
这个会议的主要目标,就是大家不要再“疑经”了,因为这样总是内耗,疑不出任何结果。
在1270年的第五届大公会议之前,虽然神学派别群魔乱舞,在思想上总能推陈出新。
像如今如今法兰境内的火热的重商学派,崛起的重农学派,乃至导致法兰账册革命的数理学派,都能看到当时疑经时期的遗留。
只可惜一届大公会议,一场百年战争,彻底终结了勉强向上的神学界。
至于原先本来就晦涩凝滞的弥赛拉神学体系,变得更加粘稠板结。
历代有志的神学家,不是没想过要突破阻碍。
时光不能倒流,历史文书无法自己拼凑回来,疑经又被制止,那么留给他们的空间就只剩章句雕花。
格兰迪瓦敢确定,经过历代先贤的层层搭建,弥赛拉神学的高楼已经筑成。
而这座高楼上,别说乌云了,就连微风都没有一丝,固若金汤。
“如果要您直面那位圣孙,在辩论中赢过他,那您的胜算其实没有那么大……”作为首席幕僚,菲埃特思考了一刻多钟便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