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三章 罗浮的强权!可怜的白蛇与小青!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三十三章 罗浮的强权!可怜的白蛇与小青!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第3/3页)

    他的确遵从白云禅师的意思,返回寺院,但要说他真的彻底放下了对罗浮的仇恨,那就尚未可知了。

    在十方刚刚离开,一群钱塘的百姓,就陆陆续续的来到了之前大战的残迹面前。

    只是,相比起十方来,这些聚集而来的钱塘百姓,却是没有哪个敢真正凑到战场残迹面前的。

    甚至更多的百姓聚集到这里,不过是在焚香祈祷,仿佛乞求着金佛和那位四目六手的神明能够保佑一般。

    一直到,钱塘县令和在钱塘修建了别院的太常寺卿,在一群衙役,家丁的簇拥下到来。

    才终于有人敢壮着胆子,接近之前大战的残迹。

    存在感并不高的钱塘县令,一路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王太常的一举一动。

    对于区区县令而言,王太常那就是高高在上,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拿捏着自己命门的上官。

    别看王太常好像和县令并不是一个系统,但要知道,太常寺卿主管的乃是祭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况且,作为朝堂重臣,王太常哪怕随意的一句话,都足以让这位钱塘县令万劫不复。

    “王大人。”钱塘县令小心翼翼的说道:“这般异象,不知道我等该如何上报?”

    在钱塘周围出现了这样金佛、古神的战斗,无论如何也是不能隐瞒的,必然需要以六百里加急,甚至是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将消息上报京城。

    但怎么上报,就有待商榷了。

    如果没有王太常的出现,钱塘县令毫无疑问会将这次的战斗,描绘成佛陀降世,斩妖除魔的过程。

    毕竟,谁让现在朝堂之上,崇佛抑道。甚至就连那位国师,都是佛门弟子呢。

    可王太常的出现,就让钱塘县令不得不多加考虑三分了。

    不要以为县令是小官,要知道,县令可是还有一个称呼,百里侯。

    是一县之地的最高长官,破家县令、灭门府尹这句俗语,足以让人感受到,县令的权威,在管辖范围内到底有多大了。

    真正能够掌握实权的县令,对于本县发生的事情,不敢说了如指掌,那也定然是没有什么大事,能够隐瞒的。

    而王太常,其之前的一些言论,自然不可避免的传到了这位县令的耳中。

    一个是上官,一个是事实。

    哪怕现在当朝皇帝,崇佛抑道,尊藏密和尚为国师,可身为区区县令,却也不可能,拿当朝国师来压太常寺卿。

    一方面他没有这个背景,另一方面,这么做的凶险太大了。

    若是和王太常对着干,固然可能有一步登天的希望,但更大的可能,还是万劫不复。

    相比起风险来,显然这位钱塘县令,更愿意和光同尘。

    王太常闻言,沉吟刹那,道:“神佛之争,岂是我等能够置喙?以我之见,这等神佛交战,万万不可秉笔直书。”

    “那王大人的意思是……”钱塘县令似乎隐隐有些明白了王太常的意思,但却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追问道。

    “海市蜃楼,虚空幻象,此乃祥瑞之征兆。”王太常仿佛自我感慨似得说道。

    钱塘县令瞬间秒懂,点了点头,一副赞同的神色说道:“王大人高论,下官也觉得,这番海市蜃楼,乃是神佛同现,乃是因陛下而生的祥瑞。”

    一边说着,钱塘县令还朝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

    有了王太常的一锤定音,关于钱塘城外,神佛大战的描绘,在送往京城的奏本之中,俨然成为了一场海市蜃楼的虚空幻象来。

    甚至还以祥瑞之名,禀报到了朝堂之上。

    当然,这般祥瑞景象,当朝皇帝肯定会派人下来调查,而有了王太常现在与钱塘县令定下的调子,官府这边肯定不会有第二种说辞。

    至于说寻常百姓,他们的看法根本不重要。

    在王太常和钱塘县令,主动或被动的为罗浮隐去了这场神佛大战的时候。

    罗浮却是已经随着白青二蛇,一路朝着昆仑山的方向飞去。

    跨越了千万里之遥,就在即将抵达昆仑的身后。

    白青二蛇那在空中飞速掠过的身形,却是突兀的仿佛进入了另一片空间一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