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五二章 玩物丧志还是新产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五二章 玩物丧志还是新产业 (第2/3页)

情,而不是在舞台上唱戏。

    “所有的摄像,你们要让观众能够觉得,自己就是在现场看着这些事情正在发生。

    “要让观众感受到现场的紧张氛围和杀气。

    “记录员打起精神,把我的所有讲解,把所有演员和道具师们讨论,他们提到的摄像和解决方法,全部仔细记录下来。

    “我们已经弄明白的事情,不能再费功夫去研究第二次。

    “你们的事情还多着呢,我们现在拍几个片段只是在学习,未来你们要拍完整部三国。

    “拍完三国再去拍水浒,拍了水浒再拍三言两拍,拍西游记、封神隋唐。

    “就算是这些知名的都拍完了,新派的你们拍了吗?

    “未来朝廷也许不会一直带着你们做事,但是你们在这里学会了技术之后可以自己去拍。

    “所以你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拍摄速度必须越来越快才行……”

    朱简烜的安排似乎都很正常,也一直都没有提搞学校的事情,但是学校实际上已经办起来了。

    现在的参加拍摄人,就是学校最早的人员,他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他们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些新式戏剧的整个框架,都是朱简烜亲自搭建起来的,他们只是出主意打杂。

    等这帮人拍完几部最经典的,可能要等到十年以后了。

    到时候朱简烜再留下一批用来当正式的老师,继续教新的学生也是理所当然的。

    与此同时,朱简烜还让教育院专门安排了一批年轻的记录员,全程记录整个过程中的所有事情。

    特别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比如说道具制作,比如说特定画面的拍摄方法,这些东西都是要写进学校教材的。

    朱简烜不需要这些老人主动教学生。

    他们会在这几年的拍摄中,不自觉的把各种表演技巧拿出来的。

    自己不拿别人会拿,都不拿朱简烜就会让人现场研究,怎么实现某个特定的技巧。

    他们拿出来还能落个好名声,甚至可能获得命名权。

    朱简烜会让记录员直接写上,某个特定的技巧是哪个人传承或者创造的。

    朱简烜忙活拍摄的事情,朝廷的大臣甚至民间的一些学者们,都觉得皇帝似乎真的玩物丧志了。

    掌控天下的大明皇帝竟然专门去折腾戏剧影视了。

    单纯的看戏还好说,要亲自拍戏可就有点怪异了,这东西在他们大部分知识分子看来,可是不上档次的职业。

    这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不过暂时不算特别的明显。

    毕竟朱简烜只是指导拍摄,拍皇子自己想要看的戏剧,原因可能是皇帝看不上以前的老戏剧。

    并不是皇帝自己去扮演什么角色,属于勉强能够接受的事情。

    与此同时,朱简烜拍摄的过程中,时不时的会放出一些片段,在内阁、尚书台、卫所、工厂、电视、广播上播放。

    比如一些战场上的大镜头,一些具体的武打的片段,一些对话的场景和镜头,或者是放一些简短的新音乐。

    还有一些现场的拍摄花絮,说明一些必要的拍摄技巧,讲解一些具有冲击力的特殊画面是怎么来的。

    比如说大刀斩首、刀剑长枪洞穿人体、血液飞溅之类的画面,是通过什么道具和技巧拍出来的。

    并不是真的用大刀杀了人,不是真的用枪把人捅穿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同时也举例揭露一些民间骗局。

    同时每个视频都特别说明,皇帝从天下召集的的演艺人员,正在按照这样的方式拍整部三国。

    所有剪辑出来的画面,后续都会在电视和电影院里面公开放映,敬请期待。

    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预告片和广告,拉观众的期待感用的。

    这些预告片也确实有效果,直接看了这些预告片的绝大部分人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虽然相比二十一世纪的影视技巧,朱简烜的班子现在用的技巧还非常粗糙,但相比传统舞台剧却已经是颠覆了。

    在野外大场景拍出来的画面,身临其境的视觉刺激跟戏台子表演相比,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似乎所有人都觉得,皇帝最近整出来的这些戏剧,比以前看的那些戏剧好看多了。

    只不过这些东西只能在电视或者电影院里面看,没法现场看。

    因为很多画面都是在特殊角度错位拍出来的,现场看反而没有实际效果,就是得剪辑完了再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