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八一章 “知识是无价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八一章 “知识是无价的” (第2/3页)

生活和使用的东西,都是这些知识的造物。

    “但圣上同样说过,无价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没有价格,意味着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知识可以免费提供。

    “所以,大明的学校虽然收费,但收的不是知识本身的售价,而是在传授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

    “比如说一本书,我们只要这本书的编撰、装订、印刷、运输费用,书的内容没有售价。

    “现在大明本土的所有州县城内,以及所有设立了下属乡镇的州县的乡镇所在地,都有朝廷出资建设的小学。

    “小学的学费是每年二十到三十金票。

    “大明官营工厂工人的每月收入起步就是二十金票,民间厂商的普通工人月收入已经提高到了每月十五金票了。

    “一个月的工钱就能供一个孩子上一年的学,一个普通工人就能供两到三个孩子上学。

    “中学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每年学费在五十到一百金票之间,大学学费在一百到五百金票之间。

    “对于最底层的普通家庭而言,中学和大学的学费就比较贵了。

    “所以朝廷鼓励地方衙门、官营厂商、民间厂商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资助协议或者免息贷款。

    “用工作年限协议,或者是毕业后的工钱分期抵学费的方式,支持学生继续上学。

    “中学毕业生的收入,至少在每月三十金票以上,大学生毕业有机会直接进衙门工作,到厂商工作有每月五十金票。

    “他们毕业三到五年之内就能偿还所有的欠款了,所以其实也没有什么压力。

    “哦对了,也不能说没有压力,因为越是复杂的知识,越是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要由浅入深的学习。

    “要通过了结业和入学考试,才能进入更高的学校学习。

    “考试成绩不够,脑子不够聪明,想要到更高级的学校去学习,也是进不去的。

    “反过来,对于考试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大明地方各级衙门以及中央朝廷,都会额外发放一笔奖学金。

    “成绩最好的学生,可以优先到衙门里工作。

    “最近好像又有新的圣旨了,每个县统考排名前十的学生,学费和上学所需的书本材料费用,将由当地衙门提供全额补贴。

    “不过领过这种补贴的学生,毕业之后必须返回领取补贴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

    “工作的时间长度,根据具体的领取时间计算,领了一年就至少工作一年,领过十年那就需要回去工作十年。

    “当然,如果学生想要到外地工作,可以将补贴名额让给排名靠后的学生。

    “藩国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这样做。

    “还有,所有屯田卫所系统内,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免费上学。

    “所有孩子必须上完小学,成绩优秀的可以继续免费上完中学甚至大学。

    “大明所有宗室子弟,由皇家财团出资,全部强制必须去上学,至少要上完中学。

    “毕业之后根据成绩,可以去皇室财团工作。

    “按照宗人府的说法,这种模式被圣上称为义务教育,现在是在皇室内部测试,以后会考虑要不要对平民实施。”

    朱简烜目前只在宗室和卫所实施义务教育。

    没有在全大明范围搞全民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不过也没有将教育当做盈利的工具。

    绝大部分公立学校,都是处于勉强自负盈亏的状态,几乎没有任何盈利结余,偶尔需要朝廷补贴一下,但也不会太多。

    朱简烜对教育体系考核标准,就是收多少花多少为最佳。

    相比朱简烜前世二十一世纪的义务教育,现在大明在教育上的投入当然是差了很远的。

    但相比以往的历代王朝,以及此时的其他国家,都是非常优秀的。

    最起码已经能让所有平民都上得起小学了。

    这种小学生,按照古代的标准,已经是有学问的人了。

    法塔赫听着听着,眼睛就慢慢的瞪大了,总觉得这一切都非常的不可思议。

    法塔赫知道在大明上学不算特别困难了。

    也确定自己此前了解的那些神奇的技术和知识,真的都是完全公开的了。

    大明也真的不把那些技术当做是秘密和条件,而是真的愿意让所有人都能能将对简单的了解和掌握。

    但最让法塔赫惊愕的事情,实际上还不是这些:

    “不是……马先生您刚才说了什么?

    “大明普通工人的工钱,每个月都有十几金票到二十金票,这相当于二十甚至三十块银元?”

    “这大明百姓也太富了吧!

    “大明有五六亿人,算能干活的工人也有两亿吧?

    “每个人每个月二十到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