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六三章 最后的挣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六三章 最后的挣扎 (第3/3页)



    “我们本来就没有办法救助这些难民,把他们留在本土只会把我们拖垮,那就是大明的计划。

    “现在我们把这些难民送去给他们,让大明去承受这个压力。

    “大明只要选择接收这些人口,就要额外消耗资源和人力,就肯定会拖延进攻节奏。”

    内斯尔罗德皱着眉头轻轻点头:

    “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我总觉得不安,也许是我这些天想太多了……”

    亚历山大叹息着说:

    “你也辛苦了,赶紧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

    亚历山大把内斯尔罗德打发走,一个人继续瘫着等前线的消息,等着垂死挣扎的结果。

    巴格拉季昂带着沙皇的命令,到乡村去集合流离失所的难民,半是欺骗半是强迫的让他们南下去克里木。

    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拖延南方展现明军的前进速度,所以主要着力点就在南方。

    经过半个多月准备,在大明已经完全占领克里木半岛的时候,前线指挥官崔国栋收到了前方的相关探报。

    “什么?前方有大批俄国难民南下?拦着我们的部队要求投降?有人说这样能得到吃的?”

    崔国栋就是曾经的山东菏泽难民崔二,曾经在山东遭受了恐怖水旱灾害的时候冒险南下,穿过边境线进入了大明境内。

    崔国栋本来就有一定的军事天赋,他的偷渡行动被巡逻兵发现之后,就阴错阳差的被扔进了大明军队。

    崔国栋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现在已经有了州伯的爵位,也当上了正二品的军长。

    崔国栋面对这些俄国内陆来的难民的时候,心态与别的将领不太一样。

    看完哨探发挥的报告之后,崔国栋认真考虑了一下:

    “一定是俄国官员和贵族散播了南下到大明控制区就能活命的流言。

    “把这些难民赶出来,能够减少对俄国物资的消耗,降低对俄国朝廷的压力。

    “如果为了制造更大的混乱,我们应该把他们赶回去,但是那样会让他们憎恨大明。”

    崔国栋结合自己的经历,结合北伐灭清的经验,做出了一个看上去符合俄国人预期的决定:

    “我们已经拿下君士坦丁堡,现在又基本控制了克里木半岛,今年的战果已经足够了。

    “我们现在就算是继续全力往前推,入冬之前也不可能打到莫斯科了。

    “所以放缓前进的速度,开始稳固当前的占领区吧。

    “储备过冬和来年的全面进攻用的物资,收拢这些北方来的难民并从他们中间招募士兵。

    “暂时不用发军饷,只给他们提供食物和衣服,等来年春天部队打回到他们的家乡,就给他们分田地作为最终的报酬。

    “没有被选上的难民,让他们继续向南或者向西走,到了第聂伯河坐船南下出海。

    “通知运送后勤的船队,在卸下了货物之后载上这些难民,送到欧洲的藩国送去,他们应该乐于获得更多农民的。”

    崔国栋并没有觉得这是多么复杂难解的问题。

    在靠近港口的地方,大明的运输收到的限制极小,远远这个时代常规国家的想象能力。

    无论是火车还是火轮船,相比传统的骡马和风帆货船,运输货物数量和速度的提升都是指数级的。

    关键是,无论是军用的火车还是运输船,本来的任务都是往前线输送士兵和军需品,归程的时候基本都是空车或者空船。

    现在归程的时候载上这些难民,对大明军队的补给效率影响非常有限。

    与此同时,大明在克里木等俄国南部地区的登陆和进攻,其实已经超出了原有天方战区和奥斯曼战区的指挥范围。

    现在这里已经属于一个新开拓的半独立的战区了。

    身在君士坦丁堡的天方战区总督田意明,现在的主要职责是继续扩大在奥斯曼的占领区。

    崔国栋现在全面单独负责对俄国南部的进攻行动。

    崔国栋的命令下达之后,大明俄国南方展现的军队,也陆续完成当前的作战任务,然后开始收拢和休整。

    在某种程度上讲,巴格拉季昂的计划真的成功了,因为俄国南方军团的前进势头本来就要停了。

    南方军团今年年前的主要任务,本来就是在黑海沿岸控制几个重要的港口而已。

    然后建设更多的临时机场、码头,仓库、军营,作为明年对俄国内陆发动全面进攻前线基地。

    现在占领了整个克里木半岛,已经可以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