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五五章 苏丹到底跑没跑?如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五五章 苏丹到底跑没跑?如跑。 (第3/3页)

行下去的话,有多大的概率能抓到奥斯曼苏丹和大维齐尔?”

    纳尔逊在田意明这边拟定命令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了:

    “我认为概率至少超过六成,关键还是看这两人具体是什么时候决定逃跑的。

    “如果是在战争一开始,大明刚刚开始进攻的时候,两人就直接潜逃了,那现在可能已经不在城里了。

    “那我们现在把整个城市翻过来也找不到他们。

    “如果在我们陆军登陆,封锁了陆上通道之后,他们觉得大势已去的时候才想着跑,那多半是跑不掉了。

    “那样我们抓到他们的概率能超过八成。

    “欧洲人没有见识过大明的户籍管理体系,根本不知道怎么针对性的规避。

    “大明的军官都能读写,也能按照官员的命令,承担基本的人员管理和筛查工作,这也是他们想象不到的。”

    田意明的心情稍微变好了一点,然后也开动脑筋仔细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

    “他们在开战之前,应该对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没有清醒的认知,否则从一开始就不会留在君士坦丁堡。

    “他们大概率不会在开战当时就意识到,他们需要直接逃亡。

    “就算是从一开始就想撤离城区,大概率也不会马上意识到,情况会严重到现在的程度。

    “他们早期多半不会太过紧张,可能会先想着去收拾金银细软财物,从东城出城乘船渡海去安纳托利亚地区。

    “那时候他们会发现,大明海军已经封锁了海面,占领了所有港口。

    “他们需要折返回城,然后横穿整个城市去西城出城,当时的整个君士坦丁堡都在遭受大明空军持续轰炸。

    “他们这样折腾一大圈,肯定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他们走到西城的时候可能已经天亮了。

    “我们天亮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围城,他们当时已经走不了了。

    “所以他们现在大概率还在城内。”

    纳尔逊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

    “不错,大概率还在城内,只要我们仔细的搜,多半是能找出来的。”

    两人讨论着的时候,田意明的一个参谋忍不住开口了:

    “总督,属下以为,真苏丹和大维齐尔当然要找,但是不一定要大张旗鼓的公开找,可以直接做但不大张旗鼓的宣传。

    “至于我们抓到的假苏丹,也未必真的没有用,我们完全可以当做真的来用。

    “城内的外围的普通士兵,城内的其他普通居民,没有在假苏丹身份败露现场的官员,都只知道大明军队打进了王宫。

    “他们也全部都知道,我们在王宫遇到了格外强烈的抵抗,然后我们抓到了一个“苏丹”。

    “谁会去第一时间就想到,王宫里面肯定没有真苏丹呢?城内的普通官员和百姓谁又见过真苏丹的样子呢?

    “因为这个假苏丹为了吸引我们,就是按照真苏丹来扮演的,王宫的卫队也都是高水平的新军。

    “这些外围的旁观者们会理所当然的觉得,我们抓到的就是真苏丹,他们心中还没有产生假苏丹的概念。

    “只要我们接下来按照抓到真苏丹的的情况对外宣传和下令,那对于普通奥斯曼百姓而言,我们抓到的就是真苏丹。

    “实际上的真苏丹就算是逃到了别的地方,他首先要做的也是让别人相信他是真的。

    “否则他会被当成是骗子,真的也要变成假的。”

    田意明和纳尔逊都是明显一愣,然后也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这也是当局者迷了,自己知道有个假苏丹了,所以会本能的区分真假,想要去找真的。

    外面的人可不知道,他们没有区分的意识。

    与此同时,社会影响,朝廷权威,法律和道德,乃至整个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本质都是“共同认知”。

    一群人都相信一种规则,那这种规则就会持续运行,并反过来影响社会现实。

    违背了这种规则的人,就会受到排斥甚至惩罚。

    这其实也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换到超自然范畴那就是“借假修真”,或者“香火成神”的道路了。

    田意明醒悟过来之后,马上修改了自己之前的命令,将公开的悬赏和筛查改成隐蔽的。

    同时额外下达了另外的新命令,按照抓到真苏丹的情况来安排后续行动,应该说比抓到真苏丹要做的场面还要宏大。

    “立刻安排人手,组织进城仪式,让苏丹率领奥斯曼群臣出宫请降,下跪之后献上舆图、印玺。

    “现场拍好照片、拍好录像,在君士坦丁堡城内外的人员聚集区组织人员观看,后续在奥斯曼主要城市到处播放宣传。

    “现在那个假速度如果不配合,那就换一个愿意配合的人去做。

    “当然,这边的实际情况,也要写成专门的报告,用西厂的机密电报送到顺天府去,向圣上说明真正情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