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8章、东方慈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38章、东方慈父 (第3/3页)

要此刻正在谈论的各部“园区”管理合作机制奠定好了,那么各部都能分一杯羹。

    蒸汽机有成,小冰河期已至,毛纺为何不能做?有广袤的草原,大明可不必出现什么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就在草原上做。

    一举多得。普通牧民安心放牧就能有稳定收入来源,还会有多少心思上战场搏命?而利益捆绑,大明的产业延伸到漠南和辽东各部新筑的城池里,文化和经济交流迟早润物细无声地分化完他们。

    稍微富裕之后,这些“工业”化的定居点就成为各部再不能轻易放弃的巢穴。机动的优势丧失,他们再想做什么就得再三考虑,愿不愿重回颠沛流离茹毛饮血的状态?

    来自草原的毛纺织品和皮毛、肉制品、奶制品,更是寒冷时期注定会行销大明及更多地方的好东西。

    大明的人力资源也有限,莽古思当然要极力争取。

    他跟在皇帝身边,说着察哈尔已经有个煤田了,科尔沁除了木材就是牲畜……

    浩善和哲哲送到皇帝身边这么多年了,肚子又不争气。即便论打,科尔沁的军队似乎也比不过察哈尔,将来可怎么办?

    与此同时,他们自然要遣人先快马回到部族,通传长生天汗最新的意思,让足够有分量或者他们希望一起合作的头领前来商谈。

    朱常洛随后才召了葡萄牙降官、荷兰使臣和琉球使臣一同来。

    又是豪迈粗犷的篝火晚宴,烈酒、烤肉、草原歌舞。

    朱常洛只不过是让他们看一看如今草原各部如何臣服于他罢了。

    而仿佛是血脉中的恐惧,又或者已经感受到东方帝国海上力量的恐怖,葡萄牙降官和荷兰使臣看着蒙古大头目们在东方皇帝面前的恭顺模样,又看到他们看向自己时宛如看猎物一般的眼神,自然是更加恐惧。

    林丹巴图尔他们则听到长生天汗对他们说:南洋是大明的南洋,西洋各国若不想把舰队都葬送在东方,那么就要止步外滇以东。这样,还能派遣使臣到大明南都常驻,他们的商船也可以到达南洋新港和大明南都。

    同时也提到了几样他们没听说过的东西:橡胶、鸟粪石、土豆、玉米、甘薯、花生。

    其中几种农作物,目前已经在东南沿海找到些踪迹了,但还存在育种改良的问题。

    小冰河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干旱,大明也需要早做准备,培育推广一些耐旱作物。

    而肥料大业如今虽然仍旧需要化学的发展,但鸟粪石这种只在大洋孤岛上最易采集的东西,当然可以作为他们和东方贸易的货物之一。

    他们现在也拿不出多少大明看得上眼的好东西。

    最后才是尚丰和向鹤龄借敬酒来到朱常洛面前。

    “安心。”朱常洛指了指几个北疆王公,“等伏波侯回到了大明,你们就先随他回琉球。很快,大明天兵和草原精骑就将东渡,以后你们都不必担心东面的威慑。他们,不久就将不复存在!”

    语气森然而肯定,尚丰和向鹤龄大喜,恭顺无比地跪倒拜谢。

    在天子的夏宫里,此后两三个月里都是与各方的商谈,由伴驾来此的大明高官们出面。

    其中有北疆的外藩,有琉球,也有西洋的降官和使臣。

    理藩院、官产院与北疆各部谈着办工设厂的事,与荷兰谈着商贸方面的条款以备他们传回国内再派遣专门的外交团队。

    枢密院和北疆各部和琉球商谈着东征事宜。

    大明在东方所鼎定的新秩序已经初成体系,这些秩序由武力和制度、国力所保障。

    朱常洛是帝国天子,是长生天汗,也是外藩共同的宗主。

    到了八月底,机械所那边奉命加紧改装好的一艘船从滦河下游缓缓驶到承德,打破了夏宫湖面的平静。

    明轮船并不新鲜,千年前就有车船,“荆湖间车船乃唐嗣曹王皋遗制,其大有至三、四十车者,挟以双轮,鼓蹈而进,驶于阵马。”

    但如今,不再是人在船上靠人力来踩,沉闷有节奏的蒸汽机在船腹里轰鸣,烟囱冒着烟与气。

    这艘船在湖上就显得很大了,但当然和巨大的战舰及货船比不了。所以虽然无帆,但它来去自如。

    岸上,朱常洛带着许多人观看。

    荷兰使臣目光凝重,林丹巴图尔等人则搞不清楚这是什么。

    朱常洛嘴角含笑:“再过一些年,你们就能见到不用马匹就拉动的长车,不用风帆却航行更快的巨船。其中所用机器,一台足以抵过数百健马齐拉之力,铁车铁船都不在话下。用它驱动车轮、船桨,去哪里都能离得更近。”

    林丹巴图尔顿时色变。

    数百健马齐拉之力?

    看着神色各异的他们,朱常洛意味深长地说道:“既然都谈得差不多了,那就都回去做准备吧。只要遵奉大明意志,朕自会庇护各部,让你们应对天灾有力、各部子民都能过得比以前好!”

    那轮船仍在湖上转圈,像只是一个玩具一般。

    但它当然不是玩具,只是先验证蒸汽机足以驱动船只。

    有了这第一艘,以后就将有无数艘,而且必定越来越大。

    荷兰人和葡萄牙人遍体生寒。

    东方已经有如此令人不安的船只,止步于南洋,似乎就是东方帝国的仁慈。

    要不然,大洋虽然辽阔,谁能阻止东方的战舰到达大西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