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八章 心系长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八章 心系长安 (第2/3页)

李琩任命的左卫主簿,官不大,但将来手里的权力,会和李祗差不多。

    那就是老八郭幼明了。

    李琩在冯翊郡的食邑问题,如今已经全数解决,郭幼明在那边呆了大半年,将诸事都安排妥当,交接给一个堂弟之后,便被李琩召回了长安。

    是的,眼下李琩的食邑也是郭家的人在管着,因为郭淑对这种事情最上心,管理王府账目,她一直都觉得这是她的本职工作。

    当然了,事实上也应该是正妻来管。

    李祗肯定不允许李琩就这么架空他的权力,闻言道:

    “他管不了的,我不会将钥匙交给他。”

    李琩朝身边的武庆道:

    “你现在带人去账房,将锁都给砸了,换成新锁,将钥匙交给郭主簿。”

    李祗猛地起身道:“隋王何故如此?你这么明目张胆的任人唯亲是违律的,我的职位是圣人任命,你无权夺走。”

    窦铮也起身冷笑道:“我们就这么碍眼?以至于隋王想要将我等逼上绝路?”

    李琩没有搭理窦铮,而是看向李祗,摇了摇头:

    “你是长史,平时该干什么干什么,我只是让郭主簿掌管钥匙而已,不要多想。”

    排除异己,可以明着干,但是嘴上千万不能认。

    今后对付李祗的,就会是郭幼明,李琩会帮他换一拨新人,帮助他将李祗排挤出去,准确点说,就是不想让你看的账,就不让你看,不想让你管的开支,就不让你管。

    并不是完全将李祗踢出去,毕竟人家的职位在那里呢。

    那么也就是说,大家今后还会在一个办公室,只不过是你的职权被大大剥夺,其实就是职场冷暴力。

    李祗冷哼一声,拂袖而去,窦铮也跟着走了。

    他们俩必须想个法子应对,不然今后在李琩手底下会越来越难熬,人家都已经跟太子对着干了,哪会在意他们俩这样的小趴菜。

    “就没有见过这么明目张胆的,”两人联袂出宫,窦铮在路上牢骚道:

    “这个人如今太嚣张了,那天兴庆宫校场的事情你我都听说了,他已经冲着太子去了,这个狗东西早晚死无葬身之地,咱们最好先见见信安王,看他老人家怎么说。”

    李祗就是信安王的亲弟弟,闻言点头道:

    “当年此子出嗣,震惊长安,我就该猜到没那么简单的,这下好了,出来一年,班底都有了,今时不同往日,切勿再小觑他了,隋王和寿王,这分明就是两个人。”

    窦铮咬牙切齿道:

    “我们家跟他有血海深仇,早晚是要跟他算一算的,咱们先去见信安王,再随我去见窦铭,眼下必须将大家都联络起来,方能与此贼抗衡。”

    李祗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窦铭眼下不单单是窦家在恶钱集团的话事人,如今也开始谋划重新入仕了。

    这小子当年已经是张九龄麾下的军师之一,财税专家,属于绝对的人才,但是他现在想要回去,李林甫这一关够他过的。

    所以窦铭眼下只能选择绕开李林甫,求到了杨玉瑶的头上。

    这就是为什么李林甫必须和杨玉瑶有一场开诚布公的谈判,因为杨玉瑶这里是一个大漏勺,李林甫这边卡着的,全从杨玉瑶那边给漏过去了

    那晚李琩回到阁楼之后,其实与李林甫也没有聊什么,毕竟他们俩每天都能见面,有什么需要商量的,随时可以面谈。

    但是杨玉瑶在那晚过后,需要准备的东西就多了。

    因为她收了很多人的钱,但如今不能给人家办事了。

    牵扯到这类事情,杨玉瑶平时可以商量的人并不多,李琩是首选,其次是杨洄,但是这两人是不能被她随时呼来喝去的,好在眼下又多了一个人,那就是杨钊。

    杨家之所以打算培养杨钊,原因就在于大家都是亲戚,知根知底,知道杨钊这小子是个活泛人,脑子好使,性格上具备向上爬的能力,在他们这一房算是比较出彩的同辈。

    既然要大力培养,那么平日里的接触自然会很多。

    杨钊在长安没有住宅,所以杨玉瑶干脆就让他住进了自己的府上,方便自己随时问询,让杨钊做自己的狗头军师。

    野史上有一种说法,说是他们兄妹之间有奸情,其实不太可能,因为亲戚间的奸情大多发生在表亲之间,堂亲乱伦是要出大事的,家规那关过不去。

    而杨钊肯定也对一个生过孩子的堂妹没有想法,咱们有亲情的纽带联系着,干嘛还需要奸情呢?

    “你倒是帮我出出主意,这事该怎么办?”

    杨玉瑶将一卷小账本扔给杨钊,她自己则是垂头丧气的躺在软榻,由侍女为她按摩身体。

    杨钊看了一遍账本上的内容,皱眉道:

    “还是要尊右相的,三娘这样的做法,本就不合规矩,就算右相不找你麻烦,其它人也会找你麻烦,我看呐,还是将钱都给退回去吧。”

    杨玉瑶没好气道:

    “现在问题就在这呢,我没钱给他们退,早都花完了,现在还欠着一屁股饥荒呢。”

    杨钊脑子一转,道:

    “那就暂时先拖着,安排职位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拖他个三年五载,哪个催的紧了,先还了哪个,催的不紧的继续拖着。”

    “上面就有一个催的紧的,”杨玉瑶神情败坏道:

    “十天前刚又收了人家十斤黄金,事情都赶着来了,早知如此,先给他解决了,再与李林甫见面也不迟。”

    杨钊皱眉道:“事情不是这么论的,与右相见面,宜早不宜迟,干系重大,三娘想赚钱,咱们也得是细水长流,右相那关过不去,一碗凉水你也喝不着。”

    说罢,杨钊重新打开卷轴,道:

    “哪个一直在催?”

    “就是那个窦铭,”杨玉瑶不耐烦的挥开侍女,坐直身子道:

    “这个人本无需走我的门路,但我当下不是可以随意进宫嘛,有贵妃在一旁帮衬着,总是要比别人快一步,他就是心急才找上的我,不急的话,人家自己完全可以慢慢来。”

    像窦铭这类经非正常渠道谋官的,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他以前有官,是他自己辞职不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