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九章 红颜易旧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九章 红颜易旧心 (第2/3页)

姊妹,如今东府还放了不少。

    自从迎春搬去了东府,贾琮就做了甩手掌柜,内宅一应事务都扔给这姐姐管,刚开始迎春还有些生疏。

    好在她本就是内敛耐心的性子,认真做一件事,便有足够耐心,从不会怕麻烦,不然也不会在区区棋盘上,孜孜不倦,乐而不疲。

    摸索几个月下来,对家宅庶务渐渐熟络起来,东府偶尔会有贾琮同窗和同僚到访,也都是迎春安排下人接待应付。

    有时探春也会过来帮她,如今迎春做起这些宅门庶务,已变得轻车熟路。

    贾母等见了迎春举动,也一脸意外,自己这二孙女以往是个木头性子,针戳了都不知喊疼,平日也是沉默寡言的。

    这去东府才住了几个月,就变得这般剔透灵巧起来,应答礼数如此周到妥帖,真像变了个人一样。

    在贾母的心中,几个孙女里面,除了大孙女元春,她最看重就是三丫头探春,觉得她爽利能干,有几分自己未出阁时的摸样。

    对于二丫头迎春,贾母一直以来都是有些忽视的。

    今天外客在场,大孙女派人从宫中送来寿礼,一些迎送礼数,自己还没想到,这一向腼腆的二孙女,却先替自己想到了。

    且做出来的事情,又细腻又亲切,还真让贾母对迎春刮目相看。

    贾母看这光景,自己这二孙女竟是当了那小子的家,可见当初自己同意她去东府过,是极有道理的事情。

    贾母却不知道,贾琮曾几次和迎春提起,自己在宫中和元春见面说话的事,言语中对大姐姐很是欣赏。

    如今大姐从宫中特地送了锦袍给贾琮,迎春这个亲姐姐,自然是要表示谢意,且她估摸琮弟必定也喜欢自己这么做。

    ……

    贾母更没想过,迎春原来的性格木讷老实,是自幼丧母,父亲不闻不问,以至常年冷落孤清,长久压抑造成的。

    可当一个人心中真正有了牵挂,有了需要担当的责任,强大的内驱力使然,会让她的言行举止出现很大变化。

    四年前贾琮搬入西府,因为血脉之亲,也因为同病相怜,更因贾琮对她一贯的亲近爱护。

    迎春为了这弟弟,归置衣履,算计寒暖,无微不至,从那时起贾琮便成她心中最大的寄托和依靠。

    迎春知道这兄弟日常除了读书,便是上衙,平时也舍得花时间陪她说话下棋,哄她开心。

    但自立府以来,唯独对府上家常庶务兴致缺缺。

    她这个做姐姐的自然要代劳,好在这些事不是什么难的,她也不是生来愚笨,多花些心思留意就能做成。

    抱琴接了绣橘手中的礼,连忙向迎春道谢。

    抱琴八年前离开贾府时,那时迎春年纪幼小,还看不出性子,她还以为二小姐本就是细心妥帖之人。

    甚至还觉得,这大概就是自己姑娘说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道理,三爷是个厉害的,连他这亲姐姐也是个细心能干的。

    王夫人和王熙凤等见了迎春这种气象,都很是惊讶,不过她们没想得太多,只觉大概是迎春年纪渐长,竟突然开了窍,懂了人情世故。

    座中只有探春想法却不一样,她只是觉得,她的三哥哥实在太过神奇,再没见过这样的姐弟俩。

    二姐姐以往只要遇到与三哥哥相关的事,便会一下子变得聪明,像是换了个人。

    如今做了东府的长小姐,日日与三哥哥相守,潜移默化,变得愈发妥帖能干起来,竟有了几分凤嫂子那样当家娘子的风范。

    ……

    这边抱琴送过寿礼,便要告辞回宫,贾母让迎春、黛玉、探春亲自送到二门口。

    又让林之孝家在西角门备了王夫人的车马,送抱琴回宫。

    一直在座的城阳侯徐氏和她未出阁的三小姐,目睹抱琴送寿礼的全过程。

    贾家那位大小姐入宫八年,从豆蔻年华熬成双十之龄,却依旧默默无闻,神京各大勋贵之家,几乎无人不知。

    惋惜者有之,嘲笑者有之,漠视者也不少。

    其实这种情况,也并不算罕见,四王八公之家的嫡女,侍选入宫多年,一直波澜不惊,又不是元春一人。

    帝王之家无家事,皇帝要宠幸那个女子,要那个女子侍寝,扯淡起来满满都是古怪的势力平衡,想想都是恶心。

    再加上当今圣上对女色不是炽烈之人,那些企图卖女求荣,扭转颓势的旧勋,多半都是做了肉包子打狗之事。

    可城阳侯徐氏刚才却亲耳听到,贾家的大小姐突然得皇后的看重,连出宫送寿礼这种有悖宫规之事,都额外赐了恩典。

    其原因不外乎贾家威远伯,军功卓著,才能卓绝,让当今圣上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