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第2/3页)
:“标记尚可清理的区域,组织轻伤将士,优先清理主街通道,搜寻遇难袍泽遗体……厚葬之。另,传令随军民夫营,自城外沙丘开采洁净沙土,准备覆盖焦灼之地,以防时疫!”
他的声音并不洪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在这片死地中播下第一颗秩序重建的种子。
很快,幸存的大明将士与撒马尔罕的民众开始行动起来。
最初的麻木和悲痛渐渐被一种劫后求生的本能、以及对这支仁义之师的信任所替代。
青壮年男人们默默拿起简陋的工具,跟随明军的指引,清理瓦砾,妇孺则帮忙分发饮水、照料伤者。
虽然语言不通,但无声的协作在焦黑的城池里铺展开来。
当一面象征秩序的大明旗帜在尚未倒塌的残破东城门前重新竖起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低低的、充满了疲惫却又不甘沉沦的呼喝。
撒马尔罕城,这座古老的丝路明珠,正从死亡的火狱中挣扎着抬起头,发出新生的第一声呜咽。
数日后,一队风尘仆仆的快马自东方的地平线疾驰而来。为首者身着象征工部最高级别的紫色官袍,眉宇间饱经风霜却难掩极度的亢奋,正是接到八百里加急、星夜兼程赶来的工部侍郎——杨开天。
到今年,杨开天也还不足二十岁!
这位大明历史上最年轻的工部侍郎,一路上见多了荒漠焦土,以及沿途正在紧张建立岗哨的明军,对这场战事已经有了些大致的脑补。
但是当这支马队终于抵达撒马尔罕城,遥遥望见这座宛若一块巨大黑色疮疤的城池,杨开天还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战斗,竟然如此惨烈?
意想不到!
要知道,这支三十万人的征西大军,乃是由魏国公徐达亲自率领,四皇子朱棣从旁辅佐,此外更是包含了李文忠、汤和、傅友德等一众开国名将!
尤其是连老师都亲自到了这里,坐镇中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