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五章 凌链科技,长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六百六十五章 凌链科技,长辈 (第1/3页)

    蓉城高新区,银泰中心。

    一楼临街显眼的位置,【微光咖啡】西南地区首家旗舰店。

    巨大的落地窗将温暖的阳光引入室内,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烘焙的咖啡豆与黄油面包的混合香气。

    店内的设计,延续了品牌一贯的、简约而又充满质感的风格。

    如今已成为整个CBD白领阶层的热门打卡地。

    “谢总!”

    “谢总您来啦!”

    …

    谢疏雨微笑着向店员们轻轻颔首,迈步走入咖啡厅内。

    目光流转,便看到了那个等候在靠窗卡座的男人。

    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穿着一件得体的休闲西装,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气质儒雅而沉稳。

    他并没有玩手机,只是安静地端着一杯美式。

    目光专注地观察着店内忙碌的咖啡师和来往的顾客,眼神里带着一丝职业性的审视与思考。

    仅凭这些细节,谢疏雨对他的第一印象便加分不少。

    随着她的靠近。

    中年男人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了真诚而热情的笑容,“谢总,您好,我是凌链科技的方志远。您比照片上的要更漂亮,也更有气质。冒昧打扰,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谢疏雨落落大方道:“方总,您太客气了。应该是我说抱歉才对,让您等了这么久。”

    说着话,两人相对而坐,客气寒暄。

    谢疏雨直视着对方,目光沉静有神。

    当她想要优化西南地区冷链运输的消息一放出去,【凌链科技】便是第一批通过邮件提出约见请求的公司。

    只是因为她行程太满,才一直拖到了今天。

    这家总部设在江城的新锐冷链物流公司,也是她重点考察的对象之一。

    创始团队大多出身阿里菜鸟冷链、京东物流,兼具科技与实操背景。

    以SaaS调度平台结合新能源冷链车队,解决了传统冷链数字化不足的问题,优势突出。

    但规模尚小,覆盖区域有限,这是硬伤。

    不过在谢疏雨看来,和这种“成长型”公司打交道反而更加灵活。

    既能拿到技术红利,也便于在价格上压出空间。

    寒暄过后。

    方志远并没有过多地进行商业吹捧,而是直接切入了正题。

    “谢总,不瞒您说,在来之前,我们团队已经对【微光咖啡】在华北、西南的所有门店,都进行了实地的走访和调研。”

    他将自己的平板电脑转向谢疏雨,屏幕上,是一份逻辑清晰、图文并茂的PPT。

    “我们发现,【微光咖啡】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产品的‘高品质’与‘新鲜度’。尤其是你们的烘焙产品和特调乳饮,对供应链的温度控制和配送时效,要求极高。”

    “而这,恰恰是我们【凌链科技】最擅长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滑动屏幕,展示着他们那由800台新能源冷链车组成的、颇具规模的自营车队,以及极其专业的AI SaaS调度平台。

    并最终给出了一整套详尽的专门为【微光咖啡】定制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

    AI SaaS调度系统,可实时匹配最优线路,降低能耗 20%;

    针对微光的定制化解决方案,配送时间能缩短 30%,成本压低 15%。

    听到这里,谢疏雨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审视感的眼眸里,燃起了一丝真正的兴奋光芒。

    她怎么都没想到,对方的准备竟然会如此充分!

    这重视程度,简直是要把【微光咖啡】当成“样板客户”来对待。

    然而,她的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种略带一丝挑剔的平静。

    沉吟片刻。

    谢疏雨不紧不慢道:“方总,方案做得确实很用心,专业度也毋庸置疑。不过成本,永远是我们连锁品牌最核心的考量之一。”

    方志远闻言,微笑道:“谢总,您放心。如果微光愿意与我们签订长期独家的战略合作协议,我们愿意在现有报价的基础上,再下调8%。并且承诺为你们专门组建一支服务团队,24小时响应。”

    听到这话,谢疏雨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这个价格已经击穿了她的心理底线,充满了无法拒绝的诱惑。

    她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这才继续道:“方总的诚意我感受到了,不过,更换核心供应商毕竟不是小事,我还需要和公司的其他投资人商议一下,才能给您最终的答复。”

    听到“投资人”三个字,方志远眸光闪动。

    顺势问道:“对了谢总,据我所知,【微光咖啡】的A轮融资规模很大,也很成功。不知道方不方便透露一下,是哪家机构这么有眼光?”

    谢疏雨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歉意的微笑:“投资方是一位独立投人,具体的金额和估值,因为签了保密协议,暂时还不方便对外公布。”

    话音落下,她眼神沉静,不多解释。

    事实上,这笔 4000万的A轮融资,连同背后的唐宋,一直是她最隐秘的底牌。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公开宣传。

    这完全是她的战略考量。

    她不希望让竞争对手过早了解自己的资金储备和扩张节奏。

    而且,这 4000万现金流带来的远远不止数字本身。

    凭借雄厚资本与微光咖啡本身优异的现金流,她已成功从银行撬动了数倍于此的低息授信贷款。

    这才是她敢于快速扩张、密集开店的真正底气。

    当然,这一切的根基都来源于唐宋的无条件信任。

    不干涉她的任何决策,也不要求立刻启动工商信息变更。

    换做是任何一家其他的投资机构,面对她如此激进的、高杠杆的扩张计划,恐怕早就启动对赌协议和监管条款了。

    这都是她最重要的商业机密。

    她更希望,等自己在西南大区彻底站稳脚跟,将成功的门店模型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