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你们不用站得高也能看得远(4k) (第2/3页)
在用的东西,就是没想起来能这么干。
高振东补充道:“而且你们空军的载具,是有初始速度的,相当于导弹最耗燃料的初段加速过程被省略了,煤油发动机只需要保持速度就好,通过慢慢加速,这个导弹即便携带的燃油不多,依然是能飞很远的。”
空中打击之所以威胁大,就在于它的初始条件很好,高度、速度、视野都是最好的。
“嗯,的确如此,可是这个发动机我们没有吧?”说来说去,又回到了发动机上。”
高振东笑了起来:“有的,包有的。不久前,黔山航发所过来承接仿制火蜂小型涡喷发动机的时候,就给他们也下达了相关任务,顺带着搞一搞数百公斤推力的微型涡喷发动机。”
又是黔山航发所,又是早有准备!
防工委总工啊了一声:“啊,对对对,有这回事儿,不久前我们才把批复下下去。”
说到这里,他对高振东在装备研究上的提前量佩服得可谓是五体投地,振东同志总是能提前预判到同志们想要什么,并且做好部署,不知不觉中,就把最重要的事情都解决掉了。
空军的同志可没想那么多,只顾着高兴:“好,太好了,要不,我们把争先-62K的增程型就停下来不搞了,直接用这个多好。”
如果只装煤油燃料的话,那么这个导弹的勤务性能和适装性还真差不了,煤油这东西不像汽油那么容易挥发,又不像偏二甲肼那样有一定的毒性,也不像液氧那样对存储设施有较高要求。
说得通俗点,大概就是弄个罐子装着就行。
海军的同志听了他们的建议,思考半晌,也点点头:“我们倒是无所谓,只要维护性能和尺寸大致不变,我们就没什么意见。便宜你们了,这么大射程对我们来说完全没用,我们就要50公里就行。”
对于他们来说,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50公里射程就到了极限,再远也没什么用,根本看不见。
除非通过空中中继,但是海军的同志知道,直升机中继有一定危险性,而固定翼飞机中继,往往并没有那个条件。
所以他们虽然为空军的同志感到高兴,但是他们自己倒是无可无不可。
高振东脸上笑了起来,笑得有些神秘。
防工委领导一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心里绝对有想法:“行了行了,别笑得像个猴儿似的,有什么想法,拿出来给海军的同志平衡平衡嘛,要不然空中射程翻了一倍多,他们还是只能打50公里,多难看。”
高振东笑道:“其实,120公里的导弹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不能用。”
空射120公里的话,只算弹体本身,舰射能有80公里顶天了,不过舰射版本所带的助推器又很好的弥补了这一块。
“真能行?!”海军的同志比空军的还来劲,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不想要,而是知道没有。
现在听见有曙光,那哪儿还能忍得住。
“真能行,不过不是百分之百可靠,有点儿看天吃饭的意思。”高振东笑道。
看天吃饭就看天吃饭,海军的同志根本不在乎这个。打仗这事儿,本来就要看天吃饭,特别是他们海空军,天气不好打个屁的仗。
天气、水文、海洋、地质这些仿佛唾手可得的资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军事机密,或者说是在战前需要详细准备的资料,越是高科技兵种,越是如此。就连几十年后可以轻易做到人手一套的低精度世界地形图,在50年代之前都是很重要的情报,如果放到19世纪之前,那就是至宝。
所以海军的同志完全不在意,心情反倒是更急迫了。根据振东同志的习惯,他既然能说出坏处,那说明他一定知道好处,而且这个好处还很明显,否则他压根就不会先把坏处摆出来。
“没关系没关系,能靠天吃饭至少能吃上饭嘛,哈哈哈。”
见海军的同志对此没有异议,高振东笑道:“这个事情吧,需要多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