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确定分析结论 (第2/3页)
缝合完毕,张林将提取的血液、肝脏、肾脏样本及死者衣物交给技术科,叮嘱道:“重点检测血液样本中是否有镇静类药物成分,排除嫌疑人先用药迷晕死者再勒压的可能;比对死者衣物纤维与现场提取的纤维,确认是否来自同一来源;另外,对死者的 DNA 进行分型,录入失踪人员 DNA 数据库,尽快确认死者身份。”
走出解剖室,张林揉了揉酸胀的肩膀,窗外夜色正浓,刑侦支队办公楼的灯光依旧明亮。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李明的电话:“李队,解剖结果出来了,死者死于机械性窒息,死亡时间约 8 天,结合现场勘查线索,推测嫌疑人与死者相识,用电动三轮车运输尸体,棉被包裹,铁锹填埋,目前已提取样本送检,等待 DNA 比对结果确认死者身份。”
电话那头,李明的声音带着欣慰:“太好了,张林,你们辛苦了!这些结论为后续侦查提供了明确方向,我马上安排小王调整排查范围,重点查找上周日前后失踪的 45-55 岁男性,以及有电动三轮车、棉被、铁锹,且近期有异常行踪的人员。”
挂了电话,张林看着小林整理的解剖报告,心中清晰地勾勒出案件的轮廓。虽然死者身份尚未确认,但解剖结论与现场勘查线索的完美契合,让侦查方向逐渐清晰。他知道,只要技术科的毒物检测和 DNA 比对结果出来,再结合小王的走访排查,很快就能锁定嫌疑人,揭开东山公园尸体案的真相。
周日上午,技术科传来最新消息:死者血液样本中未检测到任何毒物成分,排除药物迷晕的可能;死者内衣纤维与现场提取的淡蓝色化纤纤维完全一致,深灰色棉质纤维与常见棉被棉絮成分匹配;死者 DNA 分型已录入数据库,正在比对失踪人员信息。
这些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张林的解剖结论,也让侦查工作更有针对性。李明立即召开案情分析会,确定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