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江南 (第2/3页)
一旦出现盗匪,那么坐拥庞大财富的城池,就如同一座座金山摆放在面前,必然遭遇蜂拥而至。
故此,大庆的整体城市化,仍旧任重而道远,需要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此番南巡,秦风也在思考大庆的南方发展问题,也算是实地考察一番。
毕竟,南方多山少地,城镇化进程其实已经相当高了,有许多作坊林立,生产着最基础的民生物资。
就比如那湖州的毛笔,端州的砚台,徽州的墨,宣城的纸。
这都是一地百姓,都搞同样一种物件,相互内卷之下,反而提升了品质,几百年来在这些技术上,基本已经累积到了极致。
也就成就了全天下最好的笔墨纸砚。
甚至那些地方对于相关的技术储备,还是相当惊人的。
只不过,如今湖州被辽地的铅笔、硬笔所冲击,导致环境不太好。
秦风到时候也自然会瞧一瞧,毕竟新时代的变化,是迟早都要拥抱的。
沿着京都一路南下,也就半日的时间,便瞧见了太湖。
队伍更是在太湖边上的堤坝上行驶,一边赶路,一边能瞧见太湖上的景色。
“父王,这边的船真多,怎么感觉比京都那边还要更繁荣的样子。”
秦清月指着太湖边上的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为什么不直接连到太湖里,反而要在边上开辟河道?这太湖里面就只有一些渔船。”
秦清月生在广宁城,对于这江南的事儿,了解的自然不多。
秦风领着工部,倒是清楚此事儿。
“因为太湖的水太浅了,连两米都不到,满运的漕运船吃水达到两米,漕船一进去便搁浅了。”
在女儿面前卖弄一番,特别瞧见秦清月满脸崇拜的样子,大大满足了秦风的成就感。
毕竟是自己的女人。
“这江南当真是鱼米之乡,繁荣至极,难以想象。”
车速并不快,父女也能透过车窗,能瞧见沿途路过百姓的精神面貌,都是相当的不错。
衣服大多都是新的,穿的相对的也干净,脸上也带着笑容。
看一个人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