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为什么蒙古人讨厌忽必烈? (第2/3页)
有华夏的王朝中可不是最完善的吗?
科举制度早已成形,人才众多。
高产作物广为种植,仓廪充实。
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国库充盈,国内河清海晏。
如此种种,难道还不足以让他有自负的资本吗?
难道他不是历朝历代所有皇帝中,最完美的吗?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在未来还有大洋彼岸的人,坐那么老远船过来攻打他们罢了。
......
李世民认同天幕的说法。
清朝是亡于固步自封,更亡于没有骨气。
别的朝代在末期还会想尽办法自救,实在没有办法甚至会以身殉国。
而清朝的那些行为,在他眼中,无异于直接给西方人当狗。
对西方列强曲意逢迎,妄图通过妥协退让换取一时安宁,到头来却连一丝一毫的好处都未曾得到。
李世民轻轻哼了一声。
真是活该清朝会亡!
......
【所以,面对各种问题时,不能只看表面。】
【要洞察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时,弹幕弹出。
“清朝是想的最周全的,就是没考虑到还有洋人。”
“再好的制度也是人来运行,而人有私心。就这么简单。”
“因为任何一种制度,在创立的时候无论有多么完善,只要运行了一段时间后都会被有心人琢磨出来漏洞。”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平庸之人掌权后,是跟不上变化的,而血缘传承制度决定了庸才的必然出现。”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财富和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只要土地和财富不过于集中,一般都没事,只是这两点做起来太难了。”
“八字真言。生于忧患,死于哀乐。”
......
弹幕飞速跳动,各朝皇帝看得眼花缭乱。
后人都在分析着问题的原因。
他们深知,问题是解决不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