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贤的标准是什么? (第2/3页)
再加之李承乾天生敏感多疑,还患有腿疾,心中略显自卑。
且李世民总是明目张胆的偏爱李泰。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开创的“玄武门继承制”,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
种种原因,导致李承乾谋反。
所以太子谋逆,真的是受奸人蒙蔽吗?
这可不见得。
不管是主动谋反,还是被动谋反,好像都是太子似乎找不到活路。
......
【不久后,朝中百官便开始纷纷上书,请求你父皇早立新储,以安天下人心。】
【经历了废太子谋反的这一沉重打击,你父皇这一次似乎下定了决心,想要打破以往立储的规矩,择贤而立。】
【可是,问题来了,贤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能征善战是贤,博古通今是贤,仁德宽厚是贤,深孚众望也是贤。】
【这模糊不清、难以界定的标准,反而像一剂催化剂。】
【让你那些原本还算安分的兄弟们,心中都燃起了不该有的欲念。】
【从那一天起,一场围绕着储君之位的明争暗斗,便在宫廷内外悄然拉开了序幕。】
......
从立储之争的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雍正帝,对立贤一事深有感触。
自大清建立起,皇位的继承情况就格外复杂。
努尔哈赤最初有意立嫡长子褚英为继承人,但褚英性格暴躁、刚愎自用,最终被废黜。
努尔哈赤去世时,并未指定继承人。
皇太极德才兼备,赢得了众人的认可与推举,登上皇位。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算作是“立贤”。
皇太极去世时,也没有指定继承人。
最终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